[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超高压辅助切向膜过滤制备富含α-白蛋白奶酪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7162.9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4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薛秀恒;王菊花;李少华;董金花;何海勇;徐珊;孔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C19/024 | 分类号: | A23C19/024;A23C19/068;A23C19/09;B01D61/00;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司贺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超高压 辅助 过滤 制备 富含 白蛋白 奶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超高压辅助切向膜过滤制备富含α‑白蛋白奶酪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大豆卵磷脂、乳脂为原料制备脂质体溶液;将α‑乳白蛋白溶液和脂质体溶液混合搅拌后,抽真空包装,在260~270MPa,20~30℃下超高压处理10~20min,过滤得α‑乳白蛋白脂质体复合物溶液;将鲜牛奶与α‑乳白蛋白脂质体复合溶液混合,分散均匀后水浴灭菌;冷却42℃以下,接种发酵剂;发酵后于3~5℃冰箱后熟18~24h,得富含α‑乳白蛋白脂质体复合物的发酵酸奶乳液,用模孔直径100DK的切向流膜过滤。利用超高压与切向流膜过滤的方法制备出了富含白蛋白的奶酪,制备的奶酪中α‑白蛋白含量达到20.0~25.2g/kg;奶酪的质构指标中硬度为9828~13358g,咀嚼性为4252~5722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食品的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超高压辅助切向膜过滤制备富含α-白蛋白奶酪的方法。
背景技术
奶酪是以牛乳、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在我国,奶酪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和市场导入期,产量少,品种有限,口味单一,急需开发适合大众消费者的优质特色鲜奶酪。
奶酪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但其中的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大部分具有活性作用的乳蛋白,如,α-白蛋白、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含量很少,这主要是在传统的奶酪制备过程中,这些活性蛋白都随乳清液一同流失了。α-白蛋白,14-kD,乳清蛋白中含量第二的蛋白,约占乳清蛋白的20%。牛乳中的α-乳白蛋白由1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α-白蛋白富含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赖氨酸和半胱氨酸的相对含量较高。因此,提高奶酪中α-白蛋白含量,开发生产出富含α-乳白蛋白的奶酪具有重要意义。
超高压(Ultra-high-pressure,UHP)处理是将特殊包装的食品放至液体介质中,施加100-1000MPa的压力并持续一定时间后,达到杀菌、钝酶和蛋白质的提取和改性。大量证据表明,UHP能影响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中存在的氢键和非共价键,从而导致分子量的变化,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凝胶性、乳化性、起泡性等性质。乳清分离蛋白溶液经超高压处理后才可以形成凝胶,且随着处理压力增大、处理时间延长和蛋白质浓度的提高,凝胶中的游离巯基含量逐渐下降,二硫键含量明显增加,凝胶网络结构趋于致密,质地逐渐细腻,凝胶强度、得率和保水性呈现增大的趋势。
切向流(也称为“错流”)超滤中,泵推动流体通过滤膜表面,冲刷去除其上截留的分子,从而使滤膜表面的积垢程度降至最低。目前,切向流超滤主要应用于:浓缩、洗滤(脱盐及缓冲液置换)以及利用尺寸大小分离生物分子。为此,本发明利用超高压辅助切向膜过滤技术使α-白蛋白与乳脂脂质体组装,并留在奶酪中,制备富含α-白蛋白奶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超高压辅助切向膜过滤制备富含α-白蛋白奶酪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超高压辅助切向膜过滤制备富含α-白蛋白奶酪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α-乳白蛋白脂质体复合物溶液的制备
称取大豆卵磷脂、乳脂溶于无水乙醇中,充分溶解后置于可加热容器中,于40~50℃水浴中水浴10~20min,减压蒸发除去无水乙醇,待无水乙醇挥发完,形成脂质干膜后,加入PBS溶液,在减压的条件下旋转洗膜,冰浴超声得到均一油包水脂质体溶液;
将α-乳白蛋白溶液和脂质体溶液混合后,在40~50℃下磁力搅拌1.5~2.5h,3~5℃冷藏11~13h;抽真空包装后,放入超高压装置中,在260~270MPa,20~30℃下处理10~20min,得到α-乳白蛋白脂质体复合物溶液;
(2)富含α-乳白蛋白的发酵酸奶乳液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7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