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6677.7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涂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料瓶 颜色 材质 同步 识别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处理分析光源发出的可见光和预定波段的近红外光透射待识别饮料瓶后形成的含有饮料瓶颜色和材质信息光束,实现饮料瓶的颜色、材质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见光光源、近红外光光源、第一分光件、第一透镜系统、第二透镜系统、第二分光件、RGB颜色传感器、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后端处理系统;可见光光源、近红外光光源分别发出可见光、近红外光经第一分光件形成只具有可见光和预定波段近红外光的光束,再经过第一透镜系统,形成平行光束透射待识别饮料瓶后,形成含有饮料瓶颜色和材质信息的平行光束照射至第二透镜系统,进行聚焦,而后经由第二分光件形成两路光束,一路为含有待测饮料瓶颜色信息的可见光束,另外一路为预定波段的含有待测饮料瓶材质信息的近红外光束,并分别经RGB颜色传感器、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接收传输给后端处理系统处理,进而得出饮料瓶的颜色、材质识别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光件、第二分光件可采用分光片或分光棱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光源包括白光LED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光源包括卤素灯、钨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GB颜色传感器包括Si光电二极管、彩色CCD/CMOS。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包括InGaAs光电二极管、CCD或CMOS电荷耦合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光束经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接收后,经去噪、放大处理后,通过比较不同材质对近红外光不同波长透射率的不同,得出饮料瓶的材质识别结果。
9.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处理分析光源发出的可见光和预定波段的近红外光透射待识别饮料瓶后形成的含有饮料瓶颜色和材质信息光束,实现饮料瓶的颜色、材质识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提供一种饮料瓶颜色和材质同步识别的系统,包括可见光光源、近红外光光源、第一分光件、第一透镜系统、第二透镜系统、第二分光件、RGB颜色传感器、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后端处理系统;
步骤S2、将待识别饮料瓶置于第一透镜系统、第二透镜系统之间;
步骤S3、启动可见光光源、近红外光光源分别发出可见光、近红外光,经第一分光件形成只具有可见光和预定波段近红外光的光束,再经过第一透镜系统,形成平行光束透射待识别饮料瓶后,形成含有饮料瓶颜色和材质信息的平行光束照射至第二透镜系统,进行聚焦,而后经由第二分光件形成两路光束,一路为含有待测饮料瓶颜色信息的可见光束,另外一路为预定波段的含有待测饮料瓶材质信息的近红外光束,并分别经RGB颜色传感器、近红外光谱传感器接收;
步骤S4、RGB颜色传感器、近红外光谱传感器将接收的光信号传输给后端处理系统处理,进而得出饮料瓶的颜色、材质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6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