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6593.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屈百达;程宪宝;姜愉;梁家海;胡俐蕊;农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部湾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8 | 分类号: | G01N33/48;G01N21/33;G01H17/00;B06B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超声波 生物 处理 系统 | ||
一种一体可视化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它是以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部作为核心环节、超声波处理执行部作为执行环节的全闭环控制系统。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的电源部将220V交流电变换为三个等级恒定直流电压;并通过系统的母线电源正极接线端EV、系统驱动电路工作电源正极接线端E1和控制电路工作电源正极接线端E输出。系统的PWM驱动部在正弦占空比PW控制信号控制下输出PWM驱动控制信号。系统的超声波处理执行部在所产生超声波作用下处理生成目标物,并通过所配传感器产生处理槽目标物浓度反馈信号输出。系统的人机交互部从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部接收各显示数据数据予以显示,通过屏幕操作向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部输出有关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及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生物处理的实验室装置及工艺、方法目前仍然是单频处理、分组对照、归纳效果的模式。目前超声波生物处理的实验室方法是:通过事先设定或选择超声波发生设备的某一工作频率,然后以该频率的超声波作用于处理对象。但超声波对对象的处理速率与超声波频率高度相关,超声波频率不同,处理效率大不相同;而且,处理对象的生物细胞种类更与超声波频率高度相关,不同的生物细胞,对不同频率超声波的敏感性大不相同。这就造成了现有超声波生物处理方法的初次超声波频率确定的盲目性,进而,对额外进行超声波频率分析、确定形成依赖性。实际工作过程是:利用某生物细胞在不同频率下的处理情况,进行分频带对照、分析确定,得到有关数据;在以后的工作中,沿用该特定对象的数据,经验地确定适合的超声波频率。这已是习惯做法。本质上,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保证所工作的超声波频率就是对对象高效的最佳频率,也不能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精确的精细频率调整,积累的经验也就不是最佳工艺的;加之,该方法不仅在初期大量耗费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在沿用期也经常地要求观察、调整和维护。鉴于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高效策略,使超声波生物处理工作不再沿用先经分频带对照、分析确定超声波频率,再经验地确定所需频率的低效做法,而是将确定所需频率的过程最大限度地高效、自动化进行。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案可分为多体集成联网可视化结构实验装置、工艺和方法,或多频率一体可视化结构实验装置、工艺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使超声波生物处理过程的可测、可控,实现生物-机-电一体可视化处理系统中的宽频带搜索、控制,本发明提出一种一体可视化实验室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它是以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部作为核心环节、超声波处理执行部作为执行环节的全闭环控制系统。超声波生物处理系统的电源部将220V交流电变换为三个等级恒定直流电压;并通过系统的母线电源正极接线端EV、系统驱动电路工作电源正极接线端E1和控制电路工作电源正极接线端E输出。系统的PWM驱动部在正弦占空比PW控制信号控制下输出PWM驱动控制信号。系统的超声波处理执行部在所产生超声波作用下处理生成目标物,并通过所配传感器产生处理槽目标物浓度反馈信号输出。系统的人机交互部从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部接收各显示数据数据予以显示,通过屏幕操作向系统的信号处理、控制部输出有关数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部湾大学,未经北部湾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