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的污水处理用管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6515.3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云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561300 贵州省安顺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吸附 原理 污水处理 管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的污水处理用管道装置,包括分离管,所述分离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污水管,污水管靠近分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漏垫,分离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气流管,分离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外部啮合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通过板一、板二、液压杆、滤网、水处理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可以保证当污水进入分离管时,板一、板二向内打开,以及在转动时固体垃圾不会脱离,直至转动至气流管处时,气流才会吸引固体垃圾进入气流管被带走,真正做到固液分离,固体垃圾不会进入之后的处理步骤中,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的污水处理用管道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
在一般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污水大多采用先将固体垃圾过滤之后在进行正常的处理步骤,然而在过滤固体垃圾的时候,一般都是隔几天人工或者操作机器清理一次,这种操作会导致垃圾堆积对污水的水流速度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会将污水处理的速度降低,不利于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如果污水带来过多的固体垃圾,极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污水处理装置将会停止运行,会造成污水处理装置的损坏,造成污水的大量堆积,会对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城市建设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的污水处理用管道装置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的污水处理用管道装置,具备固体垃圾处理迅速、固液分离、高效的优点,解决了在过滤固体垃圾的时候,人工或者操作机器清理一次,这种操作会导致垃圾堆积对污水的水流速度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会将污水处理的速度降低,不利于污水处理的工作效率,如果污水带来过多的固体垃圾,极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污水处理装置将会停止运行,会造成污水处理装置的损坏,造成污水的大量堆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固体垃圾处理迅速、固液分离、高效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负压吸附原理的污水处理用管道装置,包括分离管,所述分离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污水管,污水管靠近分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漏垫,分离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气流管,分离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外部啮合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柱,转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分离管的表面开设有孔一,分离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板一,分离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板二,分离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分离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分离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水处理层,分离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的表面开设有孔二,污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转轴,电动转轴的外部固定连接有转板。
优选的,所述分离管的外部开设有四个孔一,相邻的两个孔一均活动连接有污水管,所有污水管内部均固定有一个电动转轴以及固定在电动转轴外部的转板。
优选的,所述分离管有左右两个,左分离管右侧孔一与右分离管的左侧孔一之间固定连接有气流管,两个分离管和污水管沿气流管的中心线对称,气流管通入高速气流。
优选的,所述齿条是围绕分离管外部环绕一圈,且一个齿条、一个螺纹杆、两个限位板、一个转柱、一个电机组成一组传动装置,而一个分离管配备两组传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云,未经李志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辅助健美操练习的力量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小腿骨折后的锻炼恢复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