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极性忆阻器的逻辑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6380.0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1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超;袁锐;马铭远;徐丽莹;汪玉;黄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7/501 | 分类号: | G06F7/501;G06F7/523;G1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性 忆阻器 逻辑 实现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双极性忆阻器的逻辑实现方法,所述双极性忆阻器具有两个电极端口:顶电极T1与底电极T2,在顶电极T1处施加一个Vset电压,能够使得器件从高阻态转变为低阻态;在底电极T2处施加一个Vreset电压,能够使得器件从低阻态转为高阻态;其特征在于,定义高电压为逻辑“1”,低电压为逻辑“0”;定义阻值高阻态为逻辑“0”,低阻态为逻辑“1”;逻辑输入和输出定义如下:一个输入定义为双极性忆阻器的初始阻态,另一个输入定义为电压,输出定义为双极性忆阻器的最终阻态;基于上述定义用单个双极性忆阻器在一步读操作、两步写操作以内实现16种布尔逻辑功能,操作如下:
1)将T2端电压作为输入p,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1端置于高电压Vset,一步实现IMP逻辑功能;
2)将T2端电压作为输入p,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1端置于0电压,一步实现RNIMP逻辑功能;
3)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T2端电压作为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1端置于高电压Vset,一步实现RIMP逻辑功能;
4)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T2端电压作为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1端置于0电压,一步实现NIMP逻辑功能;
5)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T1端电压作为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2端置于0电压,一步实现OR逻辑功能;
6)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T1端电压作为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2端置于高电压Vreset,一步实现AND逻辑功能;
7)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读取初始阻态,如果为高阻态“0”,则另一个输入电压q从T1端输入,T2置于0电压;如果为高阻态“1”,则另一个输入电压q从T2端输入,T1置于0电压;末态电阻作为输出,一步读一步写操作完成XOR逻辑功能;
8)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读取初始阻态,如果为高阻态“0”,则另一个输入电压q从T1端输入,T2置于高电压Vreset;如果为高阻态“1”,则另一个输入电压q从T2端输入,T1置于高电压Vset;末态电阻作为输出,一步读一步写操作完成XNOR逻辑功能;
9)定义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1置于高电压Vset,T2置于0电压,一步实现逻辑TRUE功能;
10)定义末态电阻作为输出,T2置于高电压Vreset,T1置于0电压,一步实现逻辑FALSE功能;
11)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p,读取初始阻态的值,然后置于相反的阻态,一步写一步读完成非P逻辑功能;
12)将器件初始阻态作为输入q,读取初始阻态的值,然后置于相反的阻态,一步写一步读完成非q逻辑功能;
13)将T2置于高电压Vreset,T1置于0电压,再以T1的电压作为输入p,T2置于0电压,两步写操作实现p逻辑功能;
14)将T2置于高电压Vreset,T1置于0电压,再以T1的电压作为输入q,T2置于0电压,两步写操作实现q逻辑功能;
15)将器件按5)所述操作实现OR逻辑功能,再读出器件阻态,再置于相反阻态,一步读两步写完成NOR逻辑功能;
16)将器件按6)所述操作实现AND逻辑功能,再读出器件阻态,再置于相反阻态,一步读两步写完成NAND逻辑功能。
2.一种逻辑级联方法,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极性忆阻器的逻辑实现方法,前一步逻辑操作的输出以阻值的形式保存,以这个值作为初始阻态输入p,以电压作为另一个输入q,末态电阻作为输出,直接实现逻辑级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3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