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竖井下弯段弯弧开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6312.4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6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邵祥;李亚东;关富僳;王千;余泳潮;李新伟;丁阳;唐凯;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00 | 分类号: | E21D1/0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许宜生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竖井 下弯段弯弧 开挖 方法 | ||
1.一种竖井下弯段弯弧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竖井下弯段的弯弧三角体处,进行上部超前开挖,上部向下开挖出一个能够供之后架设全站仪及人工操作的岩面平台,为之后的测量放样做准备;岩面平台开挖的大小根据之后架设仪器及工作人员的需求而定;
步骤2:在竖井下弯段的弯弧三角体处,进行下部超前开挖,下部向上的开挖深度使得之后的先导槽开挖便于施工为准,进而营造良好的通视条件;
步骤3:在竖井下弯段的弯弧三角体上开挖一定宽度的先导槽,先导槽开挖的位置及开挖的深度需使得竖井后壁与下弯段末端存在无视线阻隔的空间,确保全站仪获得良好的通视条件;
步骤4:在通过开挖的先导槽与竖井后壁形成通视条件下,再架设全站仪于下平段底部,建立测站;
步骤5:将竖井内控制点引到竖井内锚杆上;
步骤6:使用下平段底部架设的全站仪,以全站仪所处位置为测点,在全站仪中输入测点坐标;以下平段中已知的控制点作为测量的后视点,测量测点与后视点之间平距,计算后在全站仪中输入后视点坐标;将竖井内壁露出的锚杆末端作为另一控制点,记为前视点,将棱镜置于前视点;通过先导槽,全站仪所在测点与后视点已获得通视条件,转动全站仪使其对准前视点处,测量读出前视点坐标并输入全站仪;
步骤7:完成控制点引入后,全站仪能够架设在竖井内未开挖岩面平台上进行测量放样,保证弯弧部位精确放样,完成竖井下弯段弯弧开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井下弯段弯弧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岩面平台到弯段底部的距离为弯弧半径的二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63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