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海洋环境信息潜标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05810.7 申请日: 2019-12-18
公开(公告)号: CN111071390B 公开(公告)日: 2021-04-27
发明(设计)人: 王科明;韦俊霞;施国全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主分类号: B63B22/00 分类号: B63B22/00;B63B22/24;B63B22/04
代理公司: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陈继亮
地址: 311499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参数 传感器 海洋环境 信息 装置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海洋环境信息潜标装置,主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耐压浮球、测量垂直阵、潜标系统和锚系系统。所述的测量垂直阵由若干个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子段活动连接组成;所述的潜标系统内设置有潜标模块用于同步储存测量垂直阵最后一个子段所输出的数据信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符合在中浅海海域观测水文环境及海洋环境噪声设计规范要求,具有对海洋环境噪声测量、水声信号测量、海水温度测量、海水压力测量能力,为海洋调查测量船在中浅海域测量水文环境及海洋环境噪声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增强了海洋环境噪声测量、水声信号测量、海水温度测量、海水压力测量能力,提高了应用海洋仪器的国产化技术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信息获取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海洋环境信息潜标装置。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噪声既是各种海洋声学系统的背景噪声干扰场,同时也携带着大量有用的海洋环境信息,因此海洋环境噪声研究无论在民用还是军事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水声探测设备的性能,需要对海洋环境噪声特性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深刻认识海洋环境噪声的时域、频域和空域等特性,这就要求对海洋环境噪声进行连续地测量。随着潜艇及水下航行器减振降噪技术的发展,水下运动目标的辐射噪声能级越来越低,甚至趋近于环境本底噪声,因此研究海洋环境噪声获取系统难度较大,但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军事价值。实时传输,数据会受海况影响;自容式数据存储技术只是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不会进行初步的预处理。

中国专利201410030440.1公开了一种光纤温深潜标连续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讯附表、主浮球、仪器舱、解调系统和温深链、缆绳、声学释放器和锚定重物,该系统所测量的海洋温深度信息通过实时传输的方式通过通讯浮标传递给远程计算机进行实时储存处理,这种实时通讯所采集的信号数据的方式会受到海浪的拍打以及海平面上不同的漂浮物的影响,使得所采集的数据质量不好,具有很多噪声在里面。

中国专利201220749657.4公开了一种1800米潜标,由第一浮球组、温度链、400米kevlar绳、主浮体支架、1000米kevlar绳、第二浮球组、300米kevlar绳、第三浮球组、释放器组、锚系串联而成,用到ADCP1个,架装在主浮体支架上,向上探测距海平面400米范围内的海流剖面内的温盐深和流速剖面数据,数据进行自容式储存。这种存储数据的方式为各个传感器的数据单独存储,不具有整合打包一并传输给远程计算机的作用,因此,传输到计算机的数据零散分散,不易进行同一时段内的整合处理,数据处理分析时间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海洋环境信息潜标装置,能够多通道同步采集、传输和存储不同海深条件下的环境噪声信息和温度、深度信息,能够进行数据整合打包,便于计算机处理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基于多参数传感器的海洋环境信息潜标装置,主要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耐压浮球、测量垂直阵、潜标系统和锚系系统;所述的测量垂直阵由若干个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子段活动连接组成;所述的潜标系统内设置有潜标模块用于同步储存测量垂直阵最后一个子段所输出的数据信息;所述的锚系系统包括内置有锚系模块的声学释放器和水泥重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测量垂直阵的每个子段包括用于与其他子段相连接的首连接器和尾连接器,所述的首连接器和尾连接器通过拉力绳连接,在拉力绳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骨架;每个子段内均布有多个接收水听器和温深传感器用于采集相应数据,通过采集中继模块接收、处理采集得到的数据,并传递给下一子段的采集中继模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子段外周包覆绝缘防水护套,在绝缘防水护套外表面包覆有细纤维编织的飘带,在绝缘防水护套内填充氰蜡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测量垂直阵的子段数量为5~15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耐压浮球上设置有闪光信标机和无线信标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5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