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4883.4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6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琼;付芝勇;林小帅;柴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燕琼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热水 器用 节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内嵌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导水管等分成第一弧形腔与第二弧形腔,所述第二弧形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活塞,且多个所述第一活塞将第二弧形腔分隔成第一条形腔与第二条形腔,所述第二条形腔内紧密填充有热胀冷缩介质,所述隔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条形腔对应的通孔。本发明通过使得第一条形腔空间增大产生负压,可将第一弧形腔残留的冷水吸入第二弧形腔内,这样在下次使用时,第一弧形腔可直接流出热水以供使用,无需等待即可使用热水,并通过推动第二活塞上移,将储存的冷水重新挤入第一弧形腔内与热水混合,使得冷水也能再次利用,节省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电器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中一般通过采用微处理电子技术,来集成或控制家中的电子电器产品或系统,以实现家电智能自动化和保证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其中,热水器是智能家居中常见的电器设备。然而,现有的热水器的出水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开始洗浴时,热水器与淋浴的莲蓬头之间的出水管内会残留上次洗浴时冷却下来的水。因而在洗浴前,人们会将这部分冷水放掉,这导致洗浴时往往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同时排放掉的冷水也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不符合智能家居环保节能的基本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包括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内嵌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导水管等分成第一弧形腔与第二弧形腔,所述第二弧形腔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活塞,且多个所述第一活塞将第二弧形腔分隔成第一条形腔与第二条形腔,所述第二条形腔内紧密填充有热胀冷缩介质,所述隔板的上端开设有多个与第一条形腔对应的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密封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第二活塞上密封贯穿设有直杆,所述直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弧形腔的内壁上,所述直杆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盲孔,且在初始状态下,弹簧拉动第二活塞使得盲孔处于第二活塞上方,使得第一弧形腔与第一条形腔不连通,在使用热水时,第二活塞上移,盲孔将第一弧形腔与第一条形腔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由磁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弧形腔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活塞磁力相吸的弧形磁力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利用第一弧形腔连通热水器与莲蓬头,当首次使用完毕后,第一弧形腔内会残留部分热水,热水冷却后,第二弧形腔内的热胀冷缩介质也根据水管内的温度发生相应回缩,使得第一条形腔空间增大产生负压,可将第一弧形腔残留的冷水吸入第二弧形腔内,这样在下次使用时,第一弧形腔可直接流出热水以供使用,无需等待即可使用热水;
2、当人们洗浴时,第一弧形腔内持续流动热水,第二弧形腔内的热胀冷缩介质受热后膨胀,可推动第一活塞移动,使得第一条形腔空间减小,内部压强增大,推动第二活塞上移,此时盲孔将第一弧形腔与第二弧形腔导通,这样可将第二弧形腔内的冷水挤压至第一弧形腔内并与其中的热水混合以供使用,使得冷水也能再次利用,节省水资源;
3、通过将第一活塞设置为磁性,并在第一弧形腔内设置与第一活塞磁力相吸的磁力环,这在水管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第一活塞可吸引磁力环来回移动,可以刮除第一弧形腔内壁上的水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家居热水器用节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图1中的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燕琼,未经杨燕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用安全插座
- 下一篇: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