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4426.5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3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桂林;陆晋;杨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贵阳易博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6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关大***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边缘 联网 数据 运算 压力 办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有的前端设备感应到的数据按照前端设备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将数据上传到系统控制中心,由系统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管控处理;(2)根据前端设备需要实现的功能,在系统后台编写用于控制前端设备的控制预案;(3)从系统控制中心将控制预案推送给前端设备,使前端设备按照控制预案执行相应的预案控制指令。本发明可以解放系统后台的运算压力,更加简单高效的控制前端设备的运行,还可以使前端设备脱机运行,防止因网络带宽问题影响数据上传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边缘计算数据控制指令为一个前端设备在系统后台生成一个数据指令,由系统后台对数据进行运算,实现一条数据指令控制一个前端设备进行工作。然而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发展,对城市街道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前端设备的数量也呈指数型增长。另外在传统的模式上,前端设备感应到的数据归类于一个节点进行上传,这样系统后台对前端设备数据运算的工作量无限放大,降低系统后台的运算效率,也可能造成系统直接死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解放系统后台的运算压力,提高后台运算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的前端设备感应到的数据按照前端设备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将数据上传到系统控制中心,由系统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管控处理;
(2)根据前端设备需要实现的功能,在系统后台编写用于控制前端设备的控制预案;
(3)从系统控制中心将控制预案推送给前端设备,使前端设备按照控制预案执行相应的预案控制指令。
上述的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所述步骤(2)中,编写的控制预案是存储在预案仓库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控制预案可以控制多个前端设备(控制设备的数量将由编写的预案进行决定),可以将数量多、种类多的前端设备整合在一起进行控制,从而解放系统后台的运算压力,更加简单高效的控制前端设备的运行。还可以使前端设备脱机运行,防止因网络带宽问题影响数据上传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预案指令推送给前端设备执行预案指令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降低边缘物联网数据运算压力的办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的前端设备感应到的数据按照前端设备的功能进行分类,并将数据上传到系统控制中心,由系统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管控处理。此处的前端设备包括路灯、喷淋、井盖等道路交通设施。分类是按照前端设备功能进行分类,如照明功能分为一类,喷淋功能类分为一类。数据上传则按照每一个分类上传到系统控制中心,由系统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管控处理。
(2)根据前端设备需要实现的功能,在系统后台编写用于控制前端设备的控制预案,并将编写的控制预案存储在预案仓库中。控制预案是控制前端设备的一种命令,如路灯预案:“能见度<50米,启动路灯;冬天每天下午6点启动路灯,早上7点关闭路灯”等,根据实际需求编写预案。
(3)从系统控制中心将控制预案推送给前端设备,使前端设备按照控制预案执行相应的预案控制指令,实现相应的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