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和湿式排烟脱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4077.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崇良;森田阳一;及川克夫;查特隆·扬锡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保田化水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式排烟 脱硫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排烟脱硫装置,构成为:从锅炉等的燃烧装置被排出的排气朝吸收塔导入,从布置于沿着由下朝上流动的排气流动方向多段设置的喷雾集管(9)的喷雾喷嘴(10)将由吸收液循环泵(7)向上吸起的吸收液(6)喷出,使吸收液(6)与排气气液接触,设在除了多段的喷雾集管的最上段以外的各段的喷雾喷嘴是具有向上喷嘴、向下喷嘴和横向喷嘴的三方向喷雾喷嘴,向上喷嘴、向下喷嘴和横向喷嘴的吸收液喷射流量的比落在0.2~1:1:0.05~0.4的范围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上述装置的湿式排烟脱硫方法。本发明的具备吸收塔的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因为使用了三方向喷雾喷嘴,所以喷雾塔方式中的气液接触状态被改善,可获得高脱硫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其用于从使用含硫磺化合物的煤炭和重油等燃料的锅炉等燃烧装置所排出的排气中除去二氧化硫(SO2),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其具备使用了三方向喷雾喷嘴的吸收塔。
背景技术
采用现有技术的喷雾方式的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已为人所知(日本特开2004-237258号公报等),图10中示出了构成脱硫装置的吸收塔的侧视图。该湿式排烟脱硫装置主要由:吸收塔本体1、搅拌机3、空气供给管4、空气气泡5、吸收液循环泵7、抽液管8、喷雾集管9、双方向喷雾喷嘴13、除雾器11等所构成。符号2代表排气,符号12代表处理后气体,符号6代表吸收液。
从锅炉被排出的排气2朝吸收塔本体1的下部被导入,并与吸收塔本体1中设置的多段喷雾集管上布置的多个双方向喷雾喷嘴13所喷射的液流接触,在经过该气液吸收区域而被处理后,从塔顶部被排出。从吸收液循环泵7被送出的含碳酸钙的吸收液6从上述双方向喷雾喷嘴13被喷出。
从双方向喷雾喷嘴13被喷出的液流通过气液接触而将排气中的SO2吸收,成为生成Ca(HSO3)2的吸收液6。从空气供给管4被供给的空气气泡5中的氧使吸收液6中的Ca(HSO3)2被氧化,从而生成硫酸钙(CaSO4)。含有该硫酸钙和不断被供给的碳酸钙的浆料状的吸收液再度被吸收液循环泵7吸入并从双方向喷雾喷嘴13被喷出。当有必要时,经由抽液管8从吸收塔排出液体。
喷雾方式的现有技术被指出了以下问题:无论是单方向喷雾喷嘴或双方向喷雾喷嘴,由喷嘴所产生的喷射区域以外的空间存在气液接触的死空间。
例如,图5的左侧显示了侧视观察到的现有的双方向喷雾喷嘴进行喷射时的模样,标记A和B分别显示上、下方向的喷射区域。即使立体地加上来自上段的喷嘴和邻近的喷嘴的喷射流量,气液接触密度仍然相当不均一,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气体发生紊乱,且吸收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吸收塔的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和湿式排烟脱硫方法,其能够做到:使喷嘴的喷射区域立体地均一化、抑制排气气流的紊乱、使气液接触密度均一化、获得高脱硫率、使装置更紧凑化。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方案来达成。
本发明提供的湿式排烟脱硫装置,其设有吸收塔,所述吸收塔的上部设有多段的喷雾集管,所述吸收塔利用吸收液循环泵将吸收液从所述多段的喷雾集管上的喷雾喷嘴喷出,使吸收液与从所述吸收塔下部导入的排气进行气液接触。所述湿式排烟脱硫装置的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多段的喷雾集管的除了最上段以外的各段的喷雾喷嘴是具有向上喷嘴、向下喷嘴和横向喷嘴的三方向喷雾喷嘴,该三方向喷雾喷嘴的从向上喷嘴喷出的吸收液喷射流量、从向下喷嘴喷出的吸收液喷射流量、以及从横向喷嘴喷出的吸收液喷射流量的比落在0.2~1:1:0.05~0.4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保田化水株式会社,未经久保田化水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4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