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锁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3513.9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衡;唐耀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系统及控制方法,锁系统包括锁体和钥匙,锁体包括主核、开锁机构和至少一个副核;主核和副核均包括供电单元、记忆单元和开锁逻辑单元;主核的第一开锁逻辑单元和副核的第二开锁逻辑单元分别与开锁机构连接;第一供电单元用于提供主核和开锁机构的工作电源,开锁时,第一开锁逻辑单元用于将钥匙发送的解锁密钥与第一记忆单元的密钥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第二供电单元用于提供副核和开锁机构的工作电源,副核开锁时,第二开锁逻辑单元用于将钥匙发送的解锁密钥与第二记忆单元存储的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该锁系统中,副核可代替主核工作,提高了锁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机械锁相比,电子锁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便捷性和安全性。但电子锁令人诟病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子锁电子电路的可靠性,当电子锁出现电子电路问题而可能导致锁系统失效,例如,现有的电子锁中,常常由于电源不能正常工作,或核心电路失效使电子锁整体瘫痪而无法运行,电子锁工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电子锁的可靠性问题而可能影响电子锁,提出一种锁系统及控制方法,以使应用该锁系统及控制方法的电子锁能更加稳定和持久地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锁系统,所述锁系统包括锁体和钥匙,所述锁体包括主核、开锁机构和至少一个副核;所述主核包括第一供电单元、第一记忆单元和第一开锁逻辑单元;所述副核包括第二供电单元、第二记忆单元和第二开锁逻辑单元;所述第一开锁逻辑单元和所述第二开锁逻辑单元分别与所述开锁机构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供电单元用于提供所述主核和所述开锁机构的工作电源,所述第一记忆单元用于存储预先配置的密钥;开锁时,所述钥匙用于向所述主核发送解锁密钥;所述第一开锁逻辑单元用于将所述钥匙发送的所述解锁密钥与所述第一记忆单元存储的密钥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述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
所述第二供电单元用于提供所述副核和所述开锁机构的工作电源,所述第二记忆单元用于存储预先配置的密钥;当所述主核失效,通过所述副核开锁时,所述钥匙用于向其中一个副核发送所述解锁密钥;所述第二开锁逻辑单元用于将所述钥匙发送的所述解锁密钥与所述第二记忆单元存储的密钥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控制所述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
可选地,当通过所述主核开锁时,所述主核还用于生成第一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一记忆单元且发送至所述副核;所述副核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第一状态信息存储至所述第二记忆单元,以使所述副核存储的第一状态信息与所述主核生成的第一状态信息同步更新;当所述主核失效,通过副核开锁时,所述副核用于根据所述主核发送的所述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所述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
可选地,当通过所述副核开锁时,所述副核还用于生成第二状态信息,并将所述第二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钥匙。
可选地,当通过所述副核开锁时,所述副核还用于向所述主核发送复位信号,以使所述主核进行复位。
可选地,所述主核和所述副核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钥匙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应用于锁系统中,所述锁系统包括锁体和钥匙,所述锁体包括主核、开锁机构和至少一个副核,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钥匙向所述主核发送解锁密钥;
若所述主核接收到所述解锁密钥,则所述主核向所述钥匙发送解锁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解锁密钥控制所述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
若所述钥匙未接收到所述主核发送的所述解锁反馈信号,则所述钥匙向其中一个副核发送所述解锁密钥,以使所述副核根据所述解锁密钥控制所述开锁机构是否进行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万晖五金(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