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平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592.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章余华;张波;吴新建;朱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凤阳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6/06 | 分类号: | C03C6/06;C03B5/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李星辰 |
地址: | 233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平板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紫外线平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将合适重量份的玻璃粉、石英砂、萤石粉、方解石、铝矾土、高岭土、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聚酯树脂、甘油二乙酸酯、二丁酯、硝酸钠、硝酸钾、硫酸铜、氧化锌、氧化锆和氮化硅投入铂铑坩埚中,首先搅拌0.5h,然后升温至200‑210℃,进行熔融,将上述玻璃液倒入模具中定性,并进行退火、冷却和抛光操作,得到最终的防紫外线玻璃。本发明可使玻璃有效的避免紫外线的透过,进而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本发明工序简单,原材料易得,操作简单,过程安全方便,使玻璃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玻璃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紫外线平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玻璃具有良好的透视,透光性能好(3mm和5mm厚的无色透明平板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分别为88%和86%),对太阳中近红热射线的透过率较高,但对可见光设置室内墙顶地面和家具、织物而反射产生的远红外长波热射线却有效阻挡,故可产生明显的“暖房效应”。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对太阳光中紫外线的透过率较低。平板玻璃具有隔声和一定的保温性能,其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是典型的脆性材料。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从微观上看,玻璃也是一种液体),其分子不像晶体那样在空间具有长程有序的排列,而近似于液体那样具有短程有序,玻璃像固体一样保持特定的外形,不像液体那样随重力作用而流动,但传统的玻璃对于紫外线造成的伤害无法屏蔽,综上所述,本申请现提出一种防紫外线平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紫外线平板玻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系统性高,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紫外线平板玻璃,包括玻璃粉350-450重量份,石英砂30-50重量份,萤石粉10-30重量份,方解石10-30重量份,铝矾土和高岭土20-40重量份,酯混合液30-50重量份,硝酸钠5-15重量份,硝酸钾5-15重量份,硫酸铜5-15重量份,氧化锌1-5重量份,氧化锆1-5重量份以及氮化硅1-5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酯混合液由聚酰胺树脂15%、聚碳酸酯25%、聚酯树脂10%、甘油二乙酸酯30%以及二丁酯20%组成。
优选的,该平板玻璃还包括玻璃粉350重量份,石英砂30重量份,萤石粉10重量份,方解石10重量份,铝矾土和高岭土20重量份,酯混合液30重量份,硝酸钠5重量份,硝酸钾5重量份,硫酸铜5重量份,氧化锌1重量份,氧化锆1重量份以及氮化硅1重量份。
优选的,该平板玻璃还包括玻璃粉400重量份,石英砂40重量份,萤石粉20重量份,方解石20重量份,铝矾土和高岭土30重量份,酯混合液40重量份,硝酸钠10重量份,硝酸钾10重量份,硫酸铜10重量份,氧化锌3重量份,氧化3重量份以及氮化硅3重量份。
优选的,该平板玻璃还包括玻璃粉450重量份,石英砂50重量份,萤石粉30重量份,方解石30重量份,铝矾土和高岭土40重量份,酯混合液50重量份,硝酸钠15重量份,硝酸钾15重量份,硫酸铜15重量份,氧化锌5重量份,氧化锆5重量份以及氮化硅5重量份。
一种具有上述任意一项的防紫外线平板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合适重量份的玻璃粉、石英砂、萤石粉、方解石、铝矾土和高岭土投入铂铑坩埚中,首先搅拌0.5h,然后升温至200-210℃,进行熔融;
2)将合适重量份的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聚酯树脂、甘油二乙酸酯和二丁酯注入上述的铂铑坩埚中,继续进行搅拌和熔融;
3)将合适重量份的硝酸钠、硝酸钾和硫酸铜注入上述铂铑坩埚中,继续进行搅拌和熔融;
4)将合适重量份的氧化锌、氧化锆和氮化硅注入上述铂铑坩埚中,继续进行搅拌和熔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凤阳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凤阳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5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废旧电池内芯的规则破碎装置
- 下一篇:一株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与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