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可塑性含能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442.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市恒益亚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45/18 | 分类号: | C06B45/18;C06B45/00;C06B33/00;F42B1/036;F42B1/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塑性 构造 | ||
一种高可塑性含能构造,它包括包覆层和位于包覆层内的含能组分,通过真空环境中在颗粒微粉或微丝状态下的的含能组分表面真空喷镀包覆层,通过冷压成型后烧结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属固相体,使其外表形成连续的金属体,内部微观结构是由真空喷镀的金属形成连续独立且非贯通的微囊或微管,含能组分位于微囊或微管内。本发明克服了原含能破片在侵彻物体前破碎,不能完成侵彻任务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在高速撞击过程中,其抗变形和抗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在穿透目标物的过程中变形破碎的几率变低,侵彻性能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含能破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可塑性含能构造。
背景技术
含能破片作为一种含能组分,广泛应用于高速冲击运动中对物体进行破坏,在对物体冲击时,内部的化学能因冲击物体时产生的热量使内部的化学能达到临界点发生燃烧或者爆炸,《弹道学报》第22卷第4期于2010年4月22日、《沈阳理工大学学报》第36卷第4期于2017年8月以及《兵器装备工程学报》第40卷第9期于2019年9月公布了一种含能破片装置,该装置采用一定比例的铝粉和聚四氟乙烯粉混合在一起,先进行冷压,然后再进行一定温度和时间烧结成型,这种工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冷压并进行一定温度和时间烧结成型后,含能破片微观结构仍然是微粒相金属铝粒子与微粒相聚四氟乙烯粒子多相挤压粘合在一起,其抗拉、抗变形强度及无断裂延展性都不高。在击中目标高速撞击过程中会造成破片提前破碎,不能完成侵彻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可塑性含能构造,结构简单,采用真空环境中在颗粒微粉或微丝的含能组分表面真空喷镀包覆层,冷压成型后烧结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属固相体,使其外表形成连续的金属体,内部微观结构是由真空喷镀的金属形成连续独立且非贯通的微囊或微管,含能组分位于微囊或微管内,在高速撞击过程中,其抗变形和抗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在穿透目标物的过程中变形破碎的几率变低,侵彻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可塑性含能构造,它包括包覆层和位于包覆层内的含能组分;所述含能组分为颗粒微粉或微丝,包覆层为金属;所述包覆层是在真空状态采用真空喷镀在含能组分表面后,经过冷压并烧结成型的膜层。
所述包覆层的材质为铝。
所述包覆层的材质为铜。
所述包覆层的材质为钨。
所述包覆层为圆形或三角形中空的柱状结构。
所述包覆层为矩形中空的块状结构。
所述包覆层为菱形或锥形的中空结构。
所述包覆层为带状的中空结构。
所述含能组分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所述含能组分与包覆层的质量比为3:0.2~0.3。
一种高可塑性含能构造,它包括包覆层和位于包覆层内的含能组分;含能组分为颗粒微粉或微丝,包覆层为金属;包覆层是在真空状态采用真空喷镀在含能组分表面后,经过冷压并烧结成型的膜层。结构简单,通过真空环境中在颗粒微粉或微丝的含能组分表面真空喷镀包覆层,通过冷压成型后烧结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属固相体,使其外表形成连续的金属体,内部微观结构是由真空喷镀的金属形成连续独立且非贯通的微囊或微管,含能组分位于微囊或微管内,在高速撞击过程中,其抗变形和抗拉伸强度明显提高,在穿透目标物的过程中变形破碎的几率变低,侵彻性能好。
在优选的方案中,包覆层的材质为铝。金属铝密度低,延展性好,初速高,熔点低,在高速冲击下侵彻物体后产生高温,使得侵彻物体后易熔化激发包覆层内的含能组分处于临界状态。
在优选的方案中,包覆层的材质为铜。金属铜密度适中,延展性好,吸热快,在高速冲击下侵彻物体时,快速吸收冲击能产生的热量,在侵彻物体后依靠高温激发包覆层内的含能组分处于临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市恒益亚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宜昌市恒益亚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