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赤泥固废实现中药废渣能源化利用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328.8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8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吴鑫;刘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72;C04B33/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赤泥固废 实现 中药 废渣 能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利用赤泥固废实现中药废渣能源化利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反应器(3)、气化反应器(5)、赤泥多功能载体补充进料装置(2)、空气源(1)、气固分离器Ⅰ(4)、预热器I(6)、烘干装置(7)、破碎装置(11)、机械除水装置(12)、生物质固废进料装置(13)、气固分离器Ⅱ(8)、合成气处理系统(9)、燃烧器(10)、除杂装置(14)以及预热器Ⅱ(15);
所述空气反应器(3)的底部设有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通过三通管一路连接所述空气源(1),另一路连接所述赤泥多功能载体补充进料装置(2),所述空气反应器(3)的物料出口连接所述气固分离器Ⅰ(4)的入口,所述气固分离器Ⅰ(4)的出口连接所述预热器I(6),气固分离器Ⅰ(4)的排料口连接所述气化反应器(5)的物料入口,
所述生物质固废进料装置(13)依次连接所述机械除水装置(12)、破碎装置(11)、预热器I(6)、烘干装置(7)后与所述气化反应器(5)的物料入口连接,所述气化反应器(5)的出口连接所述气固分离器Ⅱ(8)的入口,所述气固分离器Ⅱ(8)的出口连接所述合成气处理系统(9)的入口,所述气固分离器Ⅱ(8)的排料口连接所述空气反应器(3)的物料入口,所述合成气处理系统(9)的出口连接所述预热器Ⅱ(15),预热器Ⅱ(15)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燃烧器(10)连接所述烘干装置(7)的气体入口,所述烘干装置(7)的气体出口连接所述气化反应器(5)的气体入口,另一路作为能源产品进行收集,
所述预热器I(6)的废气出口连接所述除杂装置(14),所述除杂装置(14)和所述烘干装置(7)的废气出口分别连接排气系统。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利用赤泥固废实现中药废渣能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空气反应器(3)加热到950℃,利用赤泥多功能载体补充进料装置(2)将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从空气反应器(3)的空气入口通入空气反应器(3)中,同时利用空气源(1)将具有一定压力、流速的空气从空气入口通入空气反应器(3)中,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在高温、空气氛围下处于快速流化状态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
2)被氧化的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与气流一同进入气固分离器Ⅰ(4),经过分离后气流经出口排出后通入预热器I(6),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进入气化反应器(5)中;
3)利用生物质固废进料装置(13)将高含水中药废渣颗粒通入机械除水装置(12),经挤压除水使废渣含水率降至65%,除水后的废渣再通入破碎装置(11),经破碎制成中药渣湿颗粒;中药渣湿颗粒进入预热器I(6),与来自气固分离器Ⅰ(4)的高温气流换热,使中药渣湿颗粒预热,节约进一步脱水所需热量;预热后的中药渣湿颗粒进入烘干装置(7)中,经干燥制成含水1%的中药渣干颗粒,烘干热源由燃烧器(10)产生的高温烟气提供;中药渣干颗粒以及部分干燥过程产生的水蒸气,一同进入气化反应器(5);
4)将气化反应器(5)加热到950℃,中药渣干颗粒在高温、缺氧环境下与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接触反应,并在水蒸气的作用下,气化产生合成气,其中水蒸气体积流量为气化反应器(5)中气体总流量的3%;
5)部分气化反应后的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气化残渣与合成气一同进入气固分离器Ⅱ(8)中,气化反应后的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气化残渣与合成气分离后,经气固分离器Ⅱ(8)的排料口返回空气反应器(3)被空气氧化;合成气进入合成气处理系统,经过除灰、干燥、净化后得到清洁的合成气,清洁的合成气进入预热器Ⅱ(15),空气经高温的清洁合成气预热后进入燃烧器(10),一部分换热后的清洁合成气进入燃烧器(10)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为烘干装置(7)提供热源,换热后的低温烟气以及烘干装置(7)产生多余的水蒸气经处理后排放,其余换热后的清洁合成气作为能源产品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与中药渣干颗粒的质量比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的粒径范围是106~212μm,所述中药渣干颗粒的粒径范围是250~355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赤泥多功能载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新鲜赤泥过筛,选取150μm以下粒度的赤泥;
2)在搅拌状态下,将筛后的赤泥缓慢投入水中,全部加毕后,继续匀速搅拌6个小时,得到赤泥悬浊液;
3)将搅拌6小时后的赤泥悬浊液置于105℃的环境下干燥6小时,再将干燥后的赤泥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1250℃,煅烧时间为6小时;
4)破碎煅烧后的赤泥,过筛选取粒径为106~212μm的赤泥颗粒作为赤泥多功能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3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打砂机
- 下一篇:一种接线端子连接结构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