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叠加的短帧长编码及译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2305.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8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啸;蔡穗华;林文超;韦宝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3/41 | 分类号: | H03M13/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叠加 短帧长 编码 译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叠加的短帧长编码及译码方法,编码包括:先将长度为K=2k序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通信和数字存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叠加的短帧长编码及译码方法。
背景技术
不同的通信业务对通信系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中一些对延迟有严格限制的业务,例如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医疗应用和自动驾驶,要求通信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与低时延。一般地,高可靠低时延的通信系统需要采用码长较短的信道编码。然而,很多设计长码的方法不能直接用于设计短码,很多适用于长码的译码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短码的译码。因此,研究短帧长编码及译码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前,常用的短码主要有PEG-LDPC码、多元LDPC码、咬尾卷积码和BCH码等。有些方案对于不同的码率、码长经常需要经过精心的构造,不能通过简单的参数配置实现对不同码率、码长的支持。例如,性能良好的咬尾卷积码需要通过计算机搜索来得到。也有些方案具有较高的译码复杂度。比如多元LDPC码,译码时计算多元符号的概率带来了较高的复杂度。再如BCH码,需要使用复杂度高的OSD算法译码得到良好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叠加的短帧长编码及译码方法,构造灵活,步骤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参数配置支持不同的码率与码长,相应的译码算法也具有较低的复杂度,还可以通过调整预设门限来实现复杂度与性能的折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叠加的短帧长编码及译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长度为K=2k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