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倍捻新型捻股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226.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和;李其星;魏华;邵正堂;刘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86 | 分类号: | D01H7/8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许婉静;徐瑛 |
地址: | 2257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倍捻 新型 捻股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倍捻新型捻股机,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下方设有下传动轴部装,所述床身上方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左传动轴部装和右传动轴部装,所述左传动轴部装和所述右传动轴部装之间设有摇篮收线部装;所述左传动轴部装和所述右传动轴部装均通过同步组件和换向部件设置有同步反向转动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进而使得所述下传动轴部装旋转一圈,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旋转一圈,就能够生产处四个捻距的钢丝产品,生产效率是原有的至少2倍,生产效率得到倍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捻股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四倍捻新型捻股机。
背景技术
钢丝捻制产品都是多根单丝通过捻制设备旋转生产出来的,现钢丝捻制的生产设备,一般都是采用管机(单捻)、双捻机进行生产,不同规格的单丝、股线,通过不同机床的组合,多工序的生产。在钢丝捻股成型时,会出现不同的捻距,捻距是指在捻股或合绳时,钢丝围绕股芯或绳股围绕绳芯旋转一周(360°)的起止点间的直线距离。在捻制过程中,钢丝或绳股由捻制设备的机身带动作匀速圆周转动,在捻合的同时又被牵引轮带动作匀速直线运动,即成为绳股(简称股)或钢丝绳,钢丝在股中和股在钢丝绳中呈现圆柱螺旋线状态。
通常现有的捻股机主要由电机、传动装置、主轴、主轴滑轮、飞轮盘、摇篮和放线工字轮、收线工字轮、集绕轮组成,能够生产单捻或双捻的产品;而该类设备都是主轴旋转1圈,钢丝捻制生产出1个或2个捻距,生产1个捻距的设备通常称为单捻机,生产2个捻距的设备通常称为双捻机,设备在不提速的情况下,生产效率已固化,而设备提速往往受到产品工艺上各项指标限制,或提速后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受到此类设备的自身特性限制,扩大产能只能能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四倍捻新型捻股机,一次转动至少能够生产出四个捻距的钢丝产品,成倍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四倍捻新型捻股机,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下方设有下传动轴部装,所述床身上方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左传动轴部装和右传动轴部装,所述左传动轴部装和所述右传动轴部装之间设有摇篮收线部装;所述左传动轴部装和所述右传动轴部装均包括沿所述床身依次设置的外轴承座、内轴承座和摇篮轴承座;
所述外轴承座内设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外轴承座并向两侧延伸,远离所述内轴承座的一端连接有传动带轮,靠近所述内轴承座的一端连接有护罩;位于所述外轴承座与所述护罩之间的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有第一过线轮;所述护罩上连接有飞轮盘,所述飞轮盘上设有若干飞轮盘过线轮;
所述第一传动轴的末端伸入所述内轴承座内,并通过设置在所述内轴承座上的同步组件及换向部件连接有第二传动轴;
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摇篮轴承座;位于所述内轴承座与所述摇篮轴承座之间的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二过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靠近所述摇篮轴承座的一侧还套设有内飞轮支架,所述内飞轮支架上设有若干第三过线轮。
本四倍捻新型捻股机通过将原有传动轴部装上的的主轴设计为双轴,即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并通过同步组件和换向部件配合连接使用,使得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具有相同的转速、相反的转动方向,进而使得所述下传动轴部装旋转一圈,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均旋转一圈,就能够生产处四个捻距的钢丝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本捻股机的生产效率。而且不管是外放内收,还是内放外收型捻股机均能够适用。
具体的本捻股机的至少一种工作过程如下:
当生产所需的多股单丝经线放线至本捻股机进口(如左传动轴部装的左侧进入)时,所述下传动轴部装开始工作,驱动所述左传动轴部装中的所述传动带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在放线至第一过线轮时产生第1个捻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