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杆两切分轧制孔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2065.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焦魁明;宋红伟;任毅;陶永佳;和丽辉;吴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2 | 分类号: | B21B27/02;B21B1/1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杆两 切分 轧制 孔型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杆两切分轧制孔型结构,依轧制顺序包括中粗轧孔型结构和切分孔型结构,切分孔型结构包括k7、k6、k5、k4、k3、k2、k1孔型;k4孔型为预切分孔型,孔型宽度为56.65mm,高度为29.5mm;k3孔型为切分孔型,孔型宽度为60.05mm,高度为26.9mm;k2为切分后单孔孔型,孔型宽度为36.74mm,高度为17mm;k1孔型为完成孔型,孔型宽度为22.18mm,高度为23.18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切分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艺设计优化,实现除成品外其他孔型和螺纹切分孔型共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棒材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锚杆两切分轧制孔型结构。
背景技术
切分轧制技术能大幅提高小规格品种的产量,其中,螺纹钢切分轧制技术较为成熟,圆钢切分国内已有部分应用,但国内外尚无锚杆切分轧制技术研究应用。
锚杆切分技术控制精度高,技术难度大。锚杆钢兼有热轧带肋钢筋及热轧光圆钢筋的特点,要求要有一定高度的横肋、横肋间距,又要无纵肋、单向左旋、圆度误差小于0.4mm。冲击韧性必须在25J以上,晶粒度不低于6.5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锚杆两切分轧制孔型结构,其目的是利用螺纹钢轧制技术及设备实现锚杆的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锚杆两切分轧制孔型结构,所述的锚杆为左旋矿用树脂锚杆,其规格为Φ22mm;所述的锚杆两切分轧制孔型结构依轧制顺序包括中粗轧孔型结构和切分孔型结构,所述的切分孔型结构包括k7、k6、k5、k4、k3、k2、k1孔型;所述的k4孔型为预切分孔型,孔型宽度为56.65mm,高度为29.5mm;所述的k3孔型为切分孔型,孔型宽度为60.05mm,高度为26.9mm;所述的k2为切分后单孔孔型,孔型宽度为36.74mm,高度为17mm;所述的k1孔型为完成孔型,孔型宽度为22.18mm,高度为23.18mm。
所述的k4孔型的楔圆角半径为3mm。
所述的k3孔型的切分顶角为55°。
所述的k3孔型的切分楔圆角半径为0.8mm。
所述的k3孔型的切分带厚度为1mm。
所述的k3孔型的单个孔型的高宽比为1.5∶1。
所述的k7、k6均采用与Φ22螺纹两切分孔型共用的平辊、双压下孔型。
所述的k5采用与Φ22螺纹两切分孔型共用的立箱孔型。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切分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艺设计优化,实现除成品外其他孔型和螺纹切分孔型共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所示内容简要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中的k4孔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k3孔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k2孔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k1孔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成品基体的金相组织图;
图6为本发明的成品截面中心的金相组织图;
图7为本发明的成品切分尺寸直方图;
图8为本发明的成品切分尺寸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2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