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01762.4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汤卜雄;崔新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弗雷德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1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工程 淤泥 脱水 方法 设备 | ||
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及设备,设备包括罐体、脱水组件、搅拌组件和脱水剂预处理箱;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泥管和出泥管,罐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进液管与脱水剂预处理箱连通;搅拌组件设置在罐体内;脱水组件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搅拌组件的上方和下方。本发明中,设备使用时在脱水剂的作用下,泥水开始分离,脱水两组脱水组件配合,两组移动板分别挤压淤泥的上端和下端,将淤泥中的水挤出,而挤压件中的导向头带动滤水筒插入淤泥,将淤泥进一步压实,引导水从滤水筒中流出,加快泥、水的分离,采用机械脱水与化学脱水结合的方式,泥、水分离的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淤泥治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河道淤积己日益影响到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通航等各项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恢复河道正常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进行河道清淤疏浚工程。使河道通过治理变深、变宽,河水变清,群众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而清出的淤泥体积大,且富含无机物质,通过脱水的方式处理后,可以作农林使用、卫生填埋、焚烧和生产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再利用。
现有的河道工程淤泥脱水的方式单一,脱水率不高,影响了淤泥的储存和利用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及设备。
发明内容
(一)发明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多次泥、水分离,实现河道工程淤泥脱水,且脱水效果好,脱水率高,其中采用的设备在脱水剂的作用下,泥水开始分离,脱水两组脱水组件配合,两组移动板分别挤压淤泥的上端和下端,将淤泥中的水挤出,而挤压件中的导向头带动滤水筒插入淤泥,将淤泥进一步压实,引导水从滤水筒中流出,加快泥、水的分离,采用机械脱水与化学脱水结合的方式,泥、水分离的效率高,效果好。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水方法,方法步骤包括:
S1、挖出河道淤泥,将淤泥转移至淤泥存储池中静置、备用;
S2、待淤泥分层后,将上层泥浆和下层淤泥分离;
S3、将下层淤泥加入反应罐,加入脱水剂,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并与淤泥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采用挤压的方式对混合物脱水,分离泥浆和淤泥;
S4、将淤泥加至脱水机中再次进行脱水处理,再次分离出泥浆和淤泥;
S5、将S2、S3和S4中的泥浆合并,采用离心过滤技术进行泥、水分离;
S6、将S3、S4和S5中的淤泥合并,采用造粒技术使淤泥在自重下进一步压缩脱水,形成粒大密实的泥丸。
优选的,在S3中,搅拌速度为150-200r/min,搅拌时长为30-60min,搅拌温度为30℃-40℃。
优选的,在S4中,脱水机为板框式、带式、离心式或螺旋压榨式中的任意一种。
由上述方法,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河道工程淤泥脱设备,包括罐体、脱水组件、搅拌组件和脱水剂预处理箱;罐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泥管和出泥管,罐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罐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水管;进液管与脱水剂预处理箱连通;搅拌组件设置在罐体内;脱水组件设置两组,且分别位于搅拌组件的上方和下方;脱水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推杆、转动杆、移动块、移动板和挤压件;推杆成对设置,每对推杆分别水平设置在罐体内的左右两端,推杆靠近罐体的一端连接对应侧的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端,另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成对设置,每对转动杆的相对端转动连接移动块的左右两侧;移动块设置在移动板上;移动板上设置有过滤网;挤压件设置在两组移动板的相对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弗雷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弗雷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1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