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化综控系统集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1228.3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2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昌;刘西洋;王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8/33 | 分类号: | G06F8/33;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洪铭福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化综控 系统集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化综控系统集成方法及装置。涉及软件领域,其中,方法通过获取包括接口设备参数、单一流程参数、特殊流程参数、可重用算法参数在内的配置信息,结合预定规则解析配置信息,并根据预定代码模板生成各个层次的代码,对代码进行代码验证,代码验证包括:静态代码质量检查和运行时自闭环测试。通过获取配置信息同时结合预定代码模板能够操作方便、高效快捷地生成通用性代码并对其进行代码分析,减少了程序耦合,提高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节约开发时间,将软件开发人员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中解脱出来,避免大量人力浪费在模板代码的编写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化综控系统集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代码自动生成这个概念最早是在编译器中出现的,该技术是先从国外开始慢慢发展起来的,从上个世纪开始,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许多公司和科研机构也对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在以往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下,有很多重复使用率较高的代码都需要开发人员反复编写,这极大地消耗了人力和物力资源,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外的大型软件公司都想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有些公司在用户创建的模型文件基础之上生成代码,有些公司则在IDE中添加部分向导功能,通过向导自动生成所需的目标代码。具体的应用例子如下:Rational公司的Rose可以让用户创建数据模型,在用户选择的语言类别基础之上自动生成代码;Together公司的Together Center则允许让用户来设计UML文件,在用户设计的UML文件基础之上自动生成代码;Microsoft的Microsoft Visual C++则为用户提供了向导功能,软件开发人员将所需要的可视化控件(选择框、编辑框等)拖至相应的窗口,IDE能在相应窗口类中自动生成控件框架代码;在Eclipse等集成开发环境中,当需要添加类时,开发人员只需填写相应的类名,固定的类框架代码就会被生成。
但是上述自动化开发方式对用户来说都不方便,同时生成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较差,由于标准化的软件开发平台具备一定的通用性,不同类型的软件之间也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满足用户操作便捷性、软件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需求的结构化综控系统集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化综控系统集成方法,能够满足用户操作便捷性、软件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A:一种结构化综控系统集成方法,包括:
获取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接口设备参数、单一流程参数、特殊流程参数、可重用算法参数;
结合预定规则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并根据预定代码模板生成各个层次的代码;
对所述代码进行代码验证,所述代码验证包括:静态代码质量检查和运行时自闭环测试。
进一步地,通过可视化图形界面获取所述配置信息,所述可视化图形界面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
进一步地,所述表现层为用户展示平台界面,包括:菜单栏界面显示和可视化图形界面信息配置;
所述业务逻辑层通过内置全局变量获取用户配置接口信息、接口对应通信协议信息、单一流程调度信息、特殊流程调度信息和可重用算法构建信息;
所述数据存储层将所述配置信息保存在配置文件中,同时将生成的代码保存至输出文档。
进一步地,所述代码包括:协议抽象层代码、功能应用层代码、流程调度层代码、接口层代码、硬件相关层代码。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代码质量检查指:通过集成QAC功能进行代码的初步静态测试,并给出静态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时自闭环测试指:根据需求模拟外围接口设备进行测试,通过所述接口设备对应的测试用例进行代码正确性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1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