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泡沫均混管、混合泡沫灭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消防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1215.6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坚;徐小东;赵阳光;王利军;樊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5/02 | 分类号: | A62C5/02;A62C37/40;A62C27/00;A62C3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均混管 混合 灭火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以及 消防车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泡沫均混管、混合泡沫灭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消防车。泡沫均混管包括:均混主管,用于将泡沫混合液F与发泡介质混合产生泡沫F′;和发泡介质注入管,用于将发泡介质注入均混主管内,其输出段穿入均混主管的内腔并与均混主管的延伸方向一致,其输出段的端头封闭且侧壁设有发泡介质输出孔。发泡介质从发泡介质输出孔流出与流经的泡沫混合液充分混合,由于侧壁的发泡介质输出孔与泡沫混合液的流向不是平行相对,避免了泡沫混合液流入发泡介质输出孔,提高了发泡效率和发泡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消防灭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均混管、混合泡沫灭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泡沫消防车利用泡沫混合液进行灭火时,首先要把泡沫原液按规定比例与水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然后再发泡灭火。混合后的泡沫混合液发泡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喷射过程中形成真空外吸空气发泡;二是利用压缩气体作为发泡介质注入产生泡沫。试验和研究表明,采用压缩气体注入发泡的泡沫混合系统相比常规通过外吸空气发泡系统,不仅节省泡沫原液,而且对水的利用率更高,在灭火、控火、防火以及特殊火灾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为了保证灭火效率,压缩气体与泡沫混合液的混合均匀程度尤为重要,发明人所知晓的泡沫均混管尚存在混合不均匀的缺陷。
发明内容
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泡沫均混管尚存在混合不均匀的缺陷,影响灭火效率。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泡沫均混管、混合泡沫灭火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消防车,能够使得发泡介质与泡沫混合液均匀充分混合形成泡沫,提高灭火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泡沫均混管,包括:
均混主管,用于将泡沫混合液F与发泡介质混合产生泡沫F′;和
发泡介质注入管,用于将发泡介质注入均混主管内,其输出段穿入均混主管的内腔并与均混主管的延伸方向一致,其输出段的端头封闭且侧壁设有发泡介质输出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介质输出孔与均混主管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介质输出孔为多个并沿着发泡介质注入管的输出段的周向和延伸方向均匀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介质注入管的输出段的中心线与均混主管的中心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介质注入管的输出段的端头朝向与泡沫混合液F的流向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介质注入管呈L形,发泡介质注入管的输出段相对于其输入段弯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泡介质注入管包括压缩空气注入管和液态发泡介质注入管,发泡介质输出孔包括分别设置在压缩空气注入管的输出段上的出气孔和液态发泡介质注入管的输出段上的出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均混主管呈L形,均混主管的输出段相对于其输入段弯折,压缩空气注入管的输出段穿入均混主管的输入段,液态发泡介质注入管的输出段穿入均混主管的输出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均混主管的内壁尺寸D的大小为125mm~200mm,压缩空气注入管的内壁尺寸D1的大小为25mm~40mm,液态发泡介质注入管的内壁尺寸D2的大小为15mm~30mm。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混合泡沫灭火系统,包括前述的泡沫均混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水供应装置,其出水口与均混主管的入口相通;
泡沫原液供应装置,其出液口与均混主管的入口相通;
消防炮,其入口与均混主管的出口相通;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1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通量过滤装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塑料齿轮组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