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分流阀流量分配方法及分流阀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0940.1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8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亢勇;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D1/02 | 分类号: | F15D1/02;F16L41/16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文丘里 效应 分流 流量 分配 方法 构造 | ||
1.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分流阀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阀本体,该阀本体由进液段(100)、渐缩段(200)和出液段(300)组成,所述渐缩段(200)的管径自进液段(100)向出液段(300)逐渐减小;
所述出液段(300)由变速段和稳定段组成,所述变速段为流体在出液段(300)流速变化的区域,所述流体通过渐缩段(200)时流速增大,已增大流速的流体通过出液段(300)时流速先变小再趋于稳定;
所述进液段(100)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分流口(400),所述变速段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分流口(500),所述第一分流口(400)和第二分流口(500)通过循环支管(800)连通,所述进液段(100)与变速段之间具有压力差,该压力差使得进液段(100)的少量流体通过循环支管(800)进入出液段(300);
循环支管(800)还与管网的支管(700)连通,管网的支管(700)上设有开关阀(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口(400)和第二分流口(500)等径,且第一分流口(400)和第二分流口(500)的直径均小于阀本体的进液段(100)内径和出液段(300)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600)闭合时,进液段(100)的少量流体通过循环支管(800)进入出液段(300);
所述开关阀(600)打开时,进液段(100)的部分流体和出液段(300)的部分流体汇聚后流至支管(7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阀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200)由第一直径段(210)、锥形段(220)和第二直径段(230)组成,锥形段(220)的入液口与第一直径段(210)的出液口顺接,锥形段(220)的出液口与第二直径段(230)的入液口顺接;
所述进液段(100)与第一直径段(210)顺接,所述第二直径段(230)与出液段(300)连接;
流体依次流过第一直径段(210)、锥形段(220)、第二直径段(230)之后进入出液段(300);
所述第二直径段(230)的内径小于第一直径段(210)的内径。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文丘里效应的分流阀构造的流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流阀安装在管网的干管(900)上,管网的支管(700)进液口与分流阀连接的循环支管(800)连通,管网的支管(700)上安装有开关阀(600);
开关阀(600)闭合时,干管(900)的流体通过阀本体的进液段(100)之后,绝大部分流体从阀本体的渐缩段(200)进入阀本体的出液段(300),除绝大部分流体之外的少量流体从循环支管(800)进入阀本体的出液段(300),使得少量流体和绝大部分流体汇集后一并通过出液段(300)再次进入管网的干管;
开关阀(600)打开时,干管(900)的流体通过阀本体的进液段(100)之后,大部分流体从阀本体的渐缩段(200)进入阀本体的出液段(300),除大部分流体之外的其他流体进入循环支管(800),处于出液段(300)的部分流体也进入循环支管(800),处于出液段(300)的部分流体和所述其他流体汇集后进入管网的支管(700),与此同时,大部分流体中除部分流体之外的剩余流体从阀本体的出液段(300)再次进入管网的干管;
所述绝大部分流体为95±2%的干管(900)流体,所述少量流体为5±2%的干管(900)流体,所述绝大部分流体与所述少量流体为100%的干管(900)流体;
所述大部分流体为95%~80%的干管(900)流体,所述其他流体为5%~20%的干管(900)流体,所述部分流体为5%~20%的干管(900)流体,所述剩余流体为90%~60%的干管(900)流体,管网的支管(700)内流体为10%~40%的干管(900)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量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阀本体的渐缩段(200)与循环支管(800)并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9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