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的边缘网络请求调度决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0727.0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夏秋粉;任文昊;徐子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63 | 分类号: | H04L67/63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网络 边缘 请求 调度 决策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的边缘网络请求调度决策方法,所用的系统包括网络数据获取子系统、特征嵌入子系统、微云选择子系统、节点选择子系统、移动边缘网络请求调度决策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1)网络数据获取子系统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1.1)获取当前网络状态和请求队列,网络状态包括链路连接情况、链路带宽、链路时延、链路抖动、链路已用容量、网络节点数量、节点与微云连接情况、微云容量和微云已用容量;请求队列包括请求的源节点、目的节点、带宽约束、时延约束和SFC约束;其中SFC表示服务功能链;
(1.2)对请求队列进行k-means聚类处理,分为k类分别输入决策模型;
(2)特征嵌入子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2.1)为网络G(V,E,w)的每个节点v∈V初始化一个p维向量如果节点是交换机节点,如果节点还连有微云,
(2.2)对于每个节点v∈V,由下式递归地同步更新μvT轮:
其中:V′v,α表示节点v在网络G中距离α跳以内的相邻节点,F为非线性映射,w(v,u)是边的权值函数;使用这一函数F来更新p维向量μv:
其中,xv为0-1变量表示节点v是否曾被选择,de表示链路e的延迟,Dk为请求rk的延迟约束,pv,u为从节点p到节点u的所有路径,ce为边的权值函数,取CLk是候选微云集合,为从节点p到微云clj的所有路径,Bal是链路已经使用的带宽,B是链路的总带宽,relu是线性整流函数;μv向量代表节点输入决策模型;
(3)微云选择子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3.1)将经验回放存储器M初始化为容量N=10000;
(3.2)初始化状态为S1=();
(3.3)为请求rk初始化候选微云集合CLk,条件为微云还有足够的空间至少放置服务功能链SCk中未放置的第一个VNF;
(3.4)判断请求rk的SCk是否放置完毕,如果放置完毕则选择请求的目的节点vt=dk,否则以概率ε从CLk中随机选择一个微云vt=clj,或者使用深度Q网络选择其中其中是微云选择子系统深度Q网络模型的可训练参数;
(3.5)使用节点选择子系统做出动作vt的具体路径决策,使用移动边缘网络请求调度决策应用系统执行动作vt,将动作vt添加到状态St,更新奖励R为执行动作vt的累积奖励,如果请求rk没有执行完毕则返回(3.3)继续执行;
(3.6)使用n步Q学习方法,如果请求rk的循环次数t≥n则向M中添加记录(St-n,vt-n,Rt-n,t,St);
(3.7)从M中随机抽样B~M并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方法根据B更新Θ;
(4)节点选择子系统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4.1)将另一经验回放存储器M′初始化为容量N′=100000;
(4.2)初始化状态为S′1=(s′k),若节点选择子任务为请求rk决策过程的第一个子任务则s′k为请求rk的起点,否则s′k为上一个节点选择子任务的终点;
(4.3)为微云选择子系统定义的阶段目标初始化候选节点集合Vk,条件为在当前节点α跳内可以到达且路径链路的剩余带宽满足请求rk的带宽约束;
(4.4)以概率ε'从Vk中随机选择一个节点v't=vj,否则使用深度Q网络选择其中其中是节点选择子系统深度Q网络模型的可训练参数;
(4.5)使用移动边缘网络请求调度决策应用系统执行动作v't并更新奖励,将动作v't添加到状态S′t,更新奖励r(S′t,v't)=c(S′t+1,G)-c(S′t,G),其中Bk为请求rk的带宽约束,如果阶段目标没有执行完毕则返回(4.3)继续执行;
(4.6)使用n步Q学习方法,如果阶段目标的循环次数t≥n则向M′中添加记录(S't-n,v't-n,R't-n,t,S't);
(4.7)从M′中随机抽样B'~M′并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方法根据B'更新Θ';
(5)将请求调度决策模型储存在移动边缘网络请求调度决策应用系统,实时获取到网络的状态和请求队列,将网络状态和请求输入到特征嵌入子系统,获取网络节点的特征嵌入向量,之后通过相对应的请求调度决策模型,根据网络状态和请求得出决策路径并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7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制作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防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