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00204.6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朱应彬;徐蓉辉;陈耀茂;江国焱;刘远彬;刘裔兴;池乐忠;郑佳华;徐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黄国亮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器 支撑 固定 装置 安装 方法 | ||
1.一种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板,与蒸汽发生器的管板连接;
尾板,与端板同轴布置;
护筒,与端板同轴布置,位于端板和尾板之间,为圆环形结构;
若干根支撑梁,沿端板的轴向方向均匀地布置在端板和尾板之间,各个支撑梁的首尾端分别连接端板和尾板,各个支撑梁的中间位置连接护筒的内壁;
若干推进调节机构,均匀地布置在每一根支撑梁上,各个推进调节机构的活动端的活动方向均朝向端板的轴心线位置;
配重连接板,位于护筒与尾板之间,固定在支撑梁上,配重连接板上预留有若干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连接板和护筒之间设有一圈圆片状的分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梁沿端板的周向均匀地布置四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梁为H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法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调节机构采用螺母丝杆结构,包括螺母模组和丝杆模组,所述螺母模组位于支撑梁的内侧作为活动端,保持丝杆模组周向旋转的自由度,锁定丝杆模组轴向移动的自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调节机构还包括若干个套筒,所述套筒安装在支撑梁上,所述套筒收纳一部分的丝杆模组和螺母模组,丝杆模组和螺母模组的端部暴露在套筒之外,所述套筒上设有螺钉,所述螺母模组沿自身轴向设有导槽,所述螺钉嵌入导槽仅允许螺母模组在轴向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部分内壁向自身轴心线收缩,夹持螺母模组的四周。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类支撑固定装置的换热器类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支撑固定装置安装到管板上,端板与管板连接;
S2.管板安装到转座上,在护筒的下方设置滚轮架,在转座的旋转带动下,此时整个支撑固定装置可以跟随管板一起绕回转中心旋转;
S3.校正安装精度,布置测量系统;
S4.将分流板安装在管板内,将若干支承板安装至若干支撑梁之间,通过若干推进调节机构抵住并调整支承板的安装位置;
S5.逐层装配若干传热管,同时复核支承板和传热管的位置精度,在安装部分传热管后翻转支撑固定装置,重复本步骤至完成插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类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装配传热管的同时,往配重连接板上增删配重块,将整个支撑固定装置及管板的中心维持在护筒的长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020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售连锁响应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磁悬浮电主轴自适应混合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