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99980.9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9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 发明(设计)人: | 葛乃星;赵士明;朱传柳;李新慧;章小同;杨文银;秦泗光;徐远征;王道龙;彭文博;范克银;党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唯 |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蛋白 废水 回收 利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对蛋白废水进行微滤处理;
第2步,对微滤透过液进行第一超滤处理,截留大分子蛋白;
第3步,对第一超滤的透过液进行第二超滤处理,浓缩小分子蛋白;
第4步,对第二超滤的透过液依次进行浓缩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回收小分子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第一超滤的浓缩液加入表面活性剂进行破乳处理后,进行旋流分离,使油相被去除,水相通过第三超滤处理,使大分子蛋白被浓缩后,第三超滤的浓缩液依次进行浓缩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水溶性蛋白;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水相中加入无机盐后再通过第三超滤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可以控制在100-1000mg/L;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机盐是钙盐或者镁盐,加入量可以控制在0.5-2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微滤过程中的微滤膜平均孔径是0.05~1.4μ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超滤过程的超滤膜的平均孔径是4~50n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超滤过程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00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超滤过程的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在1000~300000D。
6.一种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料罐(1),用于存储丝胶废水;
微滤膜(2),连接于原料罐(1),用于对丝胶废水进行微滤处理,去除悬浮物杂质;
第一超滤膜(3),连接于微滤膜(2)的渗透侧,用于对微滤膜(2)的滤液进行超滤过滤纯化处理,去除大分子蛋白;
第二超滤膜(4),连接于第一超滤膜(3)的渗透侧,用于对第一超滤膜(3)的渗透液进行浓缩处理,截留小分子蛋白;
浓缩装置(5),连接于第二超滤膜(4)的截留侧,用于对第二超滤膜(4)的浓缩液再次进行浓缩处理;
喷雾干燥装置(6),连接于浓缩装置(5),用于对浓缩装置(5)中得到的浓缩液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得到小分子蛋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破乳反应罐(7),连接于第一超滤膜(3)的截留侧,用于对第一超滤膜(3)的浓缩液进行破乳反应处理;破乳反应罐(7)上还连接有破乳剂投加罐(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破乳剂投加罐(11)中装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旋流分离器(8),连接于破乳反应罐(7),用于对破乳反应罐(7)中得到的废水进行旋流分离处理,油相从顶部排出,水相从底部排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超滤膜(9),连接于旋流分离器(8)的底部水相出口,用于对旋流分离器(8)中的水相进行浓缩蛋白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超滤膜(9)的截留侧连接于浓缩装置(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超滤膜(9)的进液口还连接有无机盐投加罐(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旋流分离器(8)的顶部油相出口和/或第三超滤膜(9)的渗透侧连接于生化处理单元(12),生化处理单元(12)分别用于对顶部油相和/或第三超滤膜(9)的渗透液进行生化处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微滤膜(2)的平均孔径是0.05~1.4μ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超滤膜(3)的平均孔径是4~5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超滤膜(4)的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00D;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超滤膜(9)的截留分子量在1000~300000D。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蛋白废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在用于回收废水中的蛋白质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9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