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白鱼人工繁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99579.5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6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安莉;黄茂;肖勇;杨剑虹;曲品;王慧;范姝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 |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张亦凡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银白 人工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鱼苗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滇池银白鱼人工繁殖方法,通过对雌鱼和雄鱼注射激素进行人工催产,进行半干法人工授精,再将受精卵均匀泼撒于介质上,采用粘附于介质的方式进行人工孵化。该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苗育种技术领域,具体为滇池银白鱼人工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银白鱼(Anabarilius alburnops)为滇池特有的土著物种。由于外来物种的引入、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后,昆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生活污染加重,滇池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水质变差,滇池银白鱼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几近消失,已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一卷》、《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同时被云南省列为特有珍稀保护动物。滇池银白鱼曾是滇池主要经济鱼类,为白鱼属中个体较大种类,肉厚、肉质鲜美,深受昆明广大市民青睐,具有较大科研价值、保护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目前,鲤形目鲤科下的白鱼属其他品种的人工繁殖方法陆续研发完成:2000年澄江抚仙湖的鱇浪白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07年江川星云湖的星云白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2013年嵩明白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但目前未发现有关滇池银白鱼苗种的培育方法,而其他白鱼的繁殖方法应用于银白鱼人工繁殖效果较差,亟待一种适用于银白鱼的人工繁育方法以促进银白鱼恢复扩大种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白鱼人工繁殖方法,用于尽快恢复滇池银白鱼种群。
本发明的银白鱼人工繁殖方法,选取性腺发育良好的银白鱼按雌雄1:1的比例进行人工繁殖,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催产:雌鱼采取2次注射,第1次注射剂量为马来酸地欧酮(DOM)3mg/kg鱼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iu/kg鱼体以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2ug/kg鱼体;第2次注射剂量为马来酸地欧酮(DOM)3mg/kg鱼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400iu/kg鱼体以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8ug/kg鱼体,两次注射间隔时间12小时,注射部位为腹腔注射;雄鱼采取1次注射,剂量为马来酸地欧酮(DOM)3mg/kg鱼体以及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5ug/kg鱼体,注射时间与雌鱼第2次注射同步,注射部位为腹腔注射;
2)人工授精:将人工催产后的亲鱼放入培育缸待产,采用空气泵充气增氧,同时加注新水,使缸内形成微流水状态;水温11-13℃,催产24小时后检查雌鱼能顺利挤出鱼卵时,进行半干法人工授精;
3)人工孵化:人工授精的受精卵均匀泼撒于介质上,采用粘附于介质的方式进行人工孵化,方法是将受精卵均匀泼撒于介质上,然后将介质置入3%食盐溶液浸泡10分钟消毒,然后移入大棚内的培育缸内进行孵化,缸顶加盖遮阴网,避免阳光直射,空气泵充气增氧,连续加注微量新水。水温11-14℃,经过180小时后鱼苗出膜完成孵化,鱼苗全长6-7mm。
具体的,步骤2)的半干法人工授精具体操作为:将雌鱼的鱼卵挤入器皿中,雄鱼挤出的精液吸入注射器并用0.85%的生理盐水按1:10比例稀释,加入挤出的鱼卵,用鹅毛把精液和鱼卵轻轻搅拌20秒,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静置30秒,让精卵充分接触完成受精。
具体的,步骤3)的介质采用经过消毒处理的铁丝框棕片,所述铁丝框棕片采用10#铁丝制成30cm×50cm的矩形框,并将棕片或60目筛绢片缝制于矩形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昆明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驱龙门直线电机平台
- 下一篇:一种湖北麦冬内生米曲霉菌菌株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