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9148.9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5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勇;施彩莲;陈欢欢;童含信;蒋超;董鹏飞;陈海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龙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7/06;B01D46/12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324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干燥 尾气 循环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喷淋箱、水箱、换热箱、过滤箱;所述喷淋箱的内腔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喷淋箱的右上端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通过通气管与所述喷淋箱右上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箱顶壁上的通气管连接,所述过滤箱通过通气管与所述换热箱连接,所述换热箱下部设有水箱,所述换热箱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换热箱对造纸干燥后尾气进行回收利用,环保节能,节省生产成本。通过引风机的加压以及二级喷淋雾化电离和透气膜的阻隔作用,使得尾气颗粒高效清除,清除率可达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造纸过程中,干燥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脱出压榨纸页中的水分,同时提高纸张的强度,增加纸张的平滑度,且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纸页干度一般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残余的水分必须在纸机干燥部中蒸发脱出,通常是以蒸汽的形式进行供给,现有装置在造纸干燥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大,生产成本较高,且现有装置在蒸汽干燥时,对产生的尾气都没有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所述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引风机的加压以及二级喷淋雾化电离和透气膜的阻隔作用,使得尾气颗粒高效清除,清除率可达95%以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喷淋箱、水箱、换热箱、过滤箱;所述喷淋箱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通入2.5~3倍大气压的尾气;所述喷淋箱的内腔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设置至少一个通电喷嘴;喷淋箱底板设有接地端;使得喷嘴与底板之间的电压为6KV~15KV;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设置有透气防水膜;所述喷淋箱的右上端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通过通气管与所述喷淋箱右上部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与换热箱之间的通气管内设有透气防水膜;所述换热箱右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通过通气管与所述换热箱连接,过滤后的尾气排出后再循环利用。
造纸干燥尾气循环利用装置通过引风机的加压以及二级喷淋雾化电离和透气膜的阻隔作用,使得尾气颗粒高效清除,带有杂质或灰尘的尾气通过加压后进入喷淋箱,通过两次雾化喷淋,带电液滴吸附杂质能力大大提升,再结合雾化的形式使得除尘达到更好的效率,另外透气膜的阻隔作用使得杂质经过物理性隔离,清理率高达95%,甚至97%。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置有多组螺旋换热管,所述螺旋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箱的左侧壁上通气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箱顶壁上的通气管连接,所述换热箱下部设有水箱,所述换热箱通过回水管与所述水箱顶部连接。所述水箱通过供水管与所述喷淋箱内的喷嘴和换热箱的顶部连接,所述水箱通过回液管与所述喷淋箱的底部出液口连接,所述回液管与水箱(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滤水箱,所述滤水箱设置有滤水器材。
水箱一方面可以提供喷淋箱的喷雾水源,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换热箱的冷却介质,通过喷淋箱底部的回水经过滤水箱过滤后还可以回收利用,滤水箱根据过滤强度实时更换,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循环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通气孔内设有滤网,所述滤网包裹设有透气膜;所述滤网为金属滤网,直径为1mm,所述透气膜为PE高分子透气膜。
尾气要穿越滤网,粗尘被滤除,接着尾气再穿越透气膜,然而PE高分子透气膜在水汽的状态下,水颗粒非常细小,根据毛细运动的原理,可以顺利渗透到毛细管到另一侧,从而发生透汽现象。当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由于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分子就不能顺利脱离水珠渗透到另一侧,也就是防止了水的渗透发生,使透气膜有了防水的功能,而水滴被阻隔,起到防水的作用。另外滤网除了起到粗粒清除外可以保持透气膜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龙纸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龙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91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松厚度灰板纸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元低碳烃吸附解吸评价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