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电池反极装配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8843.3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0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辉;潘生泉;耿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装配 结构 | ||
1.一种防电池反极装配的结构,其包括一个与电池壳匹配的盖体,所述的盖体的四周设置有对接槽实现和电池壳顶部边缘的插接;盖体的内部对应电池壳中隔板设置有支撑隔板,所述的支撑隔板上设置有对接槽实现和中隔板的插接;
其特征在于:电池壳内部设置有多个电池集群,每个电池集群上皆设置有一个正极汇流排和一个负极汇流排,多个电池集群串联时通过相邻电池集群上的正极汇流排和负极汇流排首尾连接实现串联连接;每个正极汇流排以及负极汇流排上皆设置有延伸段,延伸段上设置有电极柱或者跨桥内极柱;每个电池集群内部的两个汇流排上的延伸段不等长设计;电池集群在电池壳内部组装连接后,前排跨桥内极柱至电池集群中心处的尺寸A和后排跨桥内极柱至电池集群中心处的尺寸B不相等;
支撑隔板上设置有中部沉孔,所述的中部沉孔的设计位置和电池壳内跨桥内极柱的设置位置匹配;
盖体内侧面上设置有电极对接孔,所述的电极对接孔和电池壳内部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对应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反极装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采用ABS材料或聚碳酸酯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反极装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体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掀盖把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电池反极装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尺寸A和尺寸B之间相差1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88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