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散数据频率估计方法、用户端、数据中心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8496.4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5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莹;朱洪斌;刘圣龙;赵涛;王衡;周鑫;王迪;毛一凡;崔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 主分类号: | H04L25/08 | 分类号: | H04L25/08;H04L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数据 频率 估计 方法 用户端 数据中心 系统 | ||
1.一种离散数据频率估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向数据中心发送的离散数据的种类生成离散数据编码;
获取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并将该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发送至数据中心;
所述获取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包括:
获取离散数据编码中各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的转换概率;
基于所述离散数据编码中各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的转换概率确定所述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
所述获取离散数据编码中各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的转换概率,包括:
按下式确定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0的概率:
按下式确定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1的概率:
上式中,ε为隐私保护预算,δ为松散本地差分隐私下的参数,取值为0到1之间,为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扰乱编码值,为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0的概率,为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1的概率;
所述离散数据编码的长度与离散数据种类总数相等;
所述离散数据编码为(v1...vi...vn),其中,n为离散数据种类总数,vi为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若用户端向数据中心发送的离散数据的种类为第i类离散数据,则vi=1,否则,vi=0;
所述基于所述离散数据编码中各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的转换概率确定所述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包括:
在{0,1}集合中以的概率抽取0,以的概率抽取1,若抽中0,则若抽中1,则
2.一种应用于离散数据频率估计的用户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向数据中心发送的离散数据的种类生成离散数据编码;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
发送模块,用于将该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发送至数据中心;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离散数据编码中各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的转换概率;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离散数据编码中各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的转换概率确定所述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按下式确定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0的概率:
按下式确定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1的概率:
上式中,ε为隐私保护预算,δ为松散本地差分隐私下的参数,取值为0到1之间,为离散数据编码对应的扰乱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扰乱编码值,为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0的概率,为离散数据编码中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转换为1的概率;
所述离散数据编码的长度与离散数据种类总数相等;
所述离散数据编码为(v1...vi...vn),其中,n为离散数据种类总数,vi为第i类离散数据对应的编码值,若用户端向数据中心发送的离散数据的种类为第i类离散数据,则vi=1,否则,vi=0;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在{0,1}集合中以的概率抽取0,以的概率抽取1,若抽中0,则若抽中1,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84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使用的婴儿床
- 下一篇:车用三角警告牌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