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98177.3 | 申请日: | 2019-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0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丰博;王宁;叶建林;李宁;王娅辉;张洪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18;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容器 热气 循环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加热器(1)、风机(2)和两个设置在压力容器(4)内部的加补热两用阀组,所述管道加热器(1)的出风口通过外部热气管道(7)与一个加补热两用阀组连接,所述管道加热器(1)的进风口连接在风机(2)的出风口上,所述风机(2)的进风口通过外部热气管道(7)与另一个加补热两用阀组连接,两个所述加补热两用阀组之间通过两个柔性补热管道(5)连接,每个所述加补热两用阀组上均连接有一个阀杆推动器(3),所述压力容器(4)上连接有与其内腔相互连通的加压管路(6),所述加压管路(6)上安装有用于测量压力容器(4)内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4)和用于测量压力容器(4)内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5),所述管道加热器(1)、风机(2)、阀杆推动器(3)、温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15)均与控制器(16)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补热两用阀组包括与外部热气管道(7)连接的阀组热气管道(8),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的一端伸出至压力容器(4)后与外部热气管道(7)连接,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阀体(9)和锥形阀芯(10)。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9)为连接在阀组热气管道(8)端部的锥形管道,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的直径由靠近阀组热气管道(8)的一端向远离阀组热气管道(8)的一端逐渐向内收缩。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推动器(3)布设在压力容器(4)的外侧且其与锥形阀芯(10)之间通过阀杆(11)连接,所述阀杆(11)的一端固定在锥形阀芯(10)上,所述阀杆(11)的另一端穿过整个阀组热气管道(8)后与阀杆推动器(3)相互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上对称连接有两个供柔性补热管道(5)连接的管道接头(13),所述管道接头(13)布设在压力容器(4)内,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上的两个管道接头(13)分别通过一个柔性补热管道(5)与另一个阀组热气管道(8)上的两个管道接头(13)相互连通,两个所述柔性补热管道(5)相对布设。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接头(13)为弯管接头,所述管道接头(13)的一端通过法兰安装在阀组热气管道(8)上,所述管道接头(13)的另一端连接在柔性补热管道(5)的端部。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1)上安装有用于启闭管道接头(13)的环形换向体(12),所述环形换向体(12)位于阀组热气管道(8)内。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推动器(3)为气缸,所述阀杆(11)伸出至压力容器(4)外的一端连接在阀杆推动器(3)的活塞上。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进行压力容器的热气循环试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试验准备,过程如下:
步骤101、测量压力容器(4)的内腔尺寸,根据压力容器(4)内腔长度,确定柔性补热管道(5)的长度,使柔性补热管道(5)能够平滑的安装在压力容器(4)内且其具有足够的长度;
步骤102、在压力容器(4)内安装两个加补热两用阀组,通过两个柔性补热管道(5)将两个加补热两用阀组连接,连接管道加热器(1)和风机(2),通过外部热气管道(7)将管道加热器(1)和一个加补热两用阀组连接,通过外部热气管道(7)将风机(2)和另一个加补热两用阀组连接;
所述加补热两用阀组包括与外部热气管道(7)连接的阀组热气管道(8),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的一端伸出至压力容器(4)后与外部热气管道(7)连接,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阀体(9)和锥形阀芯(10),所述阀杆推动器(3)布设在压力容器(4)的外侧且其与锥形阀芯(10)之间通过阀杆(11)连接,所述阀杆(11)的一端固定在锥形阀芯(10)上,所述阀组热气管道(8)上对称连接有两个供柔性补热管道(5)连接在管道接头(13);
步骤103、对压力容器(4)内用干燥的氮气或纯净的空气进行吹扫并进行密封;
步骤二、参数设定和数据采集:利用键盘设定管道加热器(1)的加热温度和风机(2)的初始转速,通过键盘设定压力容器(4)所需要的预设温度和预设压力,通过温度传感器(14)采集压力容器(4)内腔温度,通过压力传感器(15)采集压力容器(4)内腔压力,温度传感器(14)和压力传感器(15)将输出的数据实时上传至控制器(16);
步骤三、压力容器内腔循环加热,过程如下:
步骤301、加热压力容器内腔的空气:关闭加压管路(6),通过控制器(16)启动阀杆推动器(3),使阀杆推动器(3)推动阀杆(11),阀组热气管道(8)与压力容器(4)的内腔连通,通过控制器(16)控制风机(2)启动,压力容器(4)内腔的空气在风机(2)的作用下经一个阀组热气管道(8)进入管道加热器(1)加热后,通过另一个阀组热气管道(8)进入压力容器(4)内,使压力容器(4)内部温度升高;
步骤302、判断压力容器内腔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当温度传感器(14)采集的温度数值达到预设温度时,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1;
步骤303、压力容器的保温:通过控制器(16)启动阀杆推动器(3),使阀杆推动器(3)拉动阀杆(11),两个阀组热气管道(8)均通过管道接头(13)与柔性补热管道(5)相互连通,两个柔性补热管道(5)内的空气在风机(2)的作用下经一个阀组热气管道(8)进入管道加热器(1)加热后,通过另一个阀组热气管道(8)再次进入两个柔性补热管道(5)内,通过柔性补热管道(5)对压力容器(4)进行热辐射保温;
步骤四、压力容器内腔加压,过程如下:
步骤401、打开加压管路进行加压:加压管路(6)上设置有与控制器(16)连接的压力阀(17),通过控制器(16)打开压力阀(17),通过加压管路(6)向压力容器(4)内充入氮气,随着氮气不断的向压力容器(4)内充入,压力容器(4)内的温度逐渐下降,当压力传感器(15)采集的压力数值达到预设压力时,关闭压力阀(17),停止加压,此时压力容器(4)内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
步骤402、通过控制器(16)提高风机(2)的转速,压力容器(4)内腔温度在柔性补热管道(5)的热辐射作用下逐渐升高,当温度传感器(14)采集的温度数值达到预设温度时,通过控制器(16)降低风机(2)的转速至初始转速;
步骤403、保持24小时观察试验过程中,压力容器(4)有无异响,内腔压力有无变化,当压力容器(4)无异响且内腔压力无变化时,说明压力容器(4)的板材质量合格,执行步骤五;当压力容器(4)有异响或内腔压力有变化时,说明压力容器(4)存在质量问题,停止试验,检验人员对压力容器(4)进行全面检查;
步骤五、试验结束,检查压力容器状况:通过控制器(16)关闭风机(2),当压力容器(4)内的温度降低至室温时,检验人员检查压力容器(4)的焊缝是否存在裂缝,若压力容器(4)的焊缝存在裂缝,说明压力容器(4)焊接质量不合格,对裂缝位置进行补焊;若压力容器(4)的焊缝不存在裂缝,证明压力容器(4)整体质量和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81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转体内腔尺寸检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PCB板生产用蚀刻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