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以及梭芯余线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6554.X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强;蔡锦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9/02 | 分类号: | D05B5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侯冻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眼 底线 消耗量 计算 方法 以及 梭芯余线量 控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以及梭芯余线量控制方法,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先通过测量的方式确定不同锁眼形状的基准底线量M和单位底线增加量B,再够根据所要缝制的锁眼形状,并根据其锁眼尺寸以及的锁眼缝制形式要求,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要的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便方便,适用范围广。梭芯余线量控制方法,采用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锁眼底线消耗量,对缝纫工作过程中梭芯余线量进行监测和判断,在梭芯余线量为预警底线量,开始预警并倒计时,及时停止锁眼机工作,合理高效地控制锁眼机在缝纫工作中梭芯余线量,避免出现跑空针现象的同时最大程度将梭芯上底线的最终余量控制到最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眼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以及梭芯余线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锁眼机在工作时,因旋梭的安装位置以及相关零件结构的关系,梭芯上底线的余线量难以观测。底线用尽时,若作业人员未及时更换用完底线的梭芯就会出现跑空针现象,从而造成缝制品频繁返工及高档面料的浪费。因此需要梭芯余线量在缝制最后留一个合适的值,并且这个值应该满足设计要求,而锁眼机的梭芯余线量会根据锁眼底线消耗量(缝制一个锁眼所需的底线长度)的不同而不同,实际工作时梭芯余线量难以进行合理的控制。
目前1790锁眼机电控预设可以缝制常用的26种基本锁眼形状和4种加固缝形状以及由外部设计好形状后输入的VDT缝制,以上涵盖了锁眼机所有类型锁眼的缝制。26种锁眼形状之间即使是主要参数(切布宽度、左右包边大小、针距等)相同,锁眼底线消耗量并不相同,锁眼底线消耗量收到锁眼形状、锁眼大小、针距参数、锁眼缝制形式(包括线迹类型、是否打底缝、是否双重缝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很好地计算不同情况下的锁眼底线消耗量,以及如何很好的控制锁眼机的梭芯余线量,是锁眼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以及梭芯余线量控制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计算出不同锁眼形式在不同情况下的锁眼底线消耗量,以及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下的锁眼底线消耗量,智能高效地控制梭芯余线量处于合理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锁眼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用于计算不同锁眼形状在不同锁眼缝制形式和锁眼尺寸下的锁眼底线消耗量,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测量,确定未加打底缝时不同锁眼形状的基准底线量M和单位底线增加量B,基准底线量M为最小切布长度Imin和测量针距P0情况下缝制一个锁眼所需要底线长度,单位底线增加量B为在最小切布长度Imin基础上每增加单位切布长度时所需要底线长度的增加量;
A2、根据所要缝制锁眼的锁眼形状、切布长度I、以及锁眼针距P,计算未加打底缝时平线迹一个该锁眼所需的底线长度S0、以及下缝所需线量L:
L=(I+5)×2n,
其中,δ为线量安全系数,n为下缝次数;
A3、根据锁眼缝制形式,计算锁眼底线消耗量S:S=S0*x*y+L,
其中,加打底缝平线迹时x=1、y=1,加打底缝三角线迹时x=1.8、y=1;平线迹双重缝时x=1、y=2,三角线迹双重缝时x=1.8、y=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1和A2中,最小切布长度Imin=6.4,测量针距P0=0.35。
进一步地,利用锁眼机的电控系统的计算控制程序进行计算,所述步骤A2中,在计算控制程中设置参数δ、M、B、I和P,自动计算S0和L,并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