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VR设备的快速同屏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96289.5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翼智慧家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H04N21/426;H04N21/43;H04N21/4363;H04N21/43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亓云 |
| 地址: | 2017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vr 设备 快速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用于VR设备的快速同屏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机顶盒通过NFC芯片读取VR设备中的NFC标签;机顶盒唤醒同屏APP以向云VR平台发送同屏请求;云VR平台向机顶盒推送媒体流;以及机顶盒向同屏设备输入所述媒体流。本申请还揭示了相应的系统。利用该本申请的方法和系统,无需对现有VR设备和机顶盒进行大规模的硬件改动,就能安全、快速地实现了VR设备与同屏设备的同屏绑定和切换。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三网融合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VR设备的快速同屏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的,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NFC在10cm的工作范围内提供点对点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NFC标签/芯片形态上是一组无源线圈,薄如纸片,重量不足1克。当设置有NFC标签的设备靠近时,就能够读取标签内的信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头戴式显示设备,简称VR设备,是一种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VR技术的应用包括涉及智慧家庭领域的云VR应用。包括VR视频、VR游戏等交互类产品。所谓云VR,是借助于超高速网络,将云端的显示输出和声音输出等经过编解码压缩后传输到用户的各种设备,从而实现VR社交、VR教育、VR游戏等应用,用户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其他用户或者虚拟人和物进行交流和交互,获得类似于真实世界中的交互体验。云端服务器能够通过网络将媒体流推送到VR设备上,将游戏、视频等内容展现在用户眼前。除此之外,也可以将VR设备中的内容同屏到电视机上,与亲友分享精彩瞬间。
通过在VR设备内放置NFC标签,当机顶盒与VR设备触碰感应后,能够获取VR设备的关键信息,并向云VR平台发起同屏请求,从而能够实现VR屏幕与电视屏幕之间的大小屏快速且安全的同屏。当需要切换屏幕时,用新的VR设备触碰机顶盒,即可在电视屏幕上显示新设备的内容。
图1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用于实现VR设备与同屏设备的同屏操作的方法100。该方法100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操控机顶盒遥控器进入机顶盒菜单以唤醒同屏APP(应用),同屏APP在电视上显示5到6位的数字校验码(101);
2、用户操作VR设备,在设备的设置界面中输入该校验码(102);
3、VR设备向云VR平台发起同屏请求,该请求中包含机顶盒的标识号、VR设备的标识号、IP地址等(103);
4、云VR平台向机顶盒推送媒体流(音频、视频等),该媒体流与设备所展示的内容一致(104);以及
5、机顶盒向同屏设备输入该媒体流,从而实现VR设备与同屏设备的同屏显示(105)。
然而,上述方式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用户需要分别进入机顶盒、VR设备的设置菜单,并逐个输入5到6位的校验码,这样的操作不仅繁琐而且费时较长。例如,在联机游戏等一屏多机的情况下,若要切换至另一台VR设备与同屏设备的同屏,则需要解绑旧设备,在新设备上重新输入新校验码,再重复同样的操作。这样的复杂操作显然是用户很难接受的。又例如,在展会等公众场景下,观众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来获得体验,客户的体验感非常不好。
第二、在个人家庭应用中,一旦输错了校验码,绑定了他人的机顶盒,则VR设备中的内容可能就会被同屏到其他人的同屏设备上,从而引发隐私安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翼智慧家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翼智慧家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2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