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节约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6119.7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顾燕萍;赵吉喆;杨牧;孙伟伟;黄小虎;高勇;蒋孟虎;陈修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G1/10 | 分类号: | B64G1/10;B64G1/50;B64G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控 阴影 期热控 补偿 功率 节约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节约方法,包括:步骤1:通过热仿真确定卫星光照期和阴影期加热器状态;步骤2:在卫星测控弧段内,根据光照期加热器状态,发送热控加热器程控禁止指令和热控加热器状态设置指令;步骤3:在卫星出测控弧段,进入非测控弧段前,根据非测控弧段的阴影时间预报和阴影期加热器状态,发送带有时间码的延迟指令,分别设置非测控弧段进阴影和出阴影时的热控加热器状态;步骤4:在非测控弧段结束,卫星重新进入测控弧段后,发送热控加热器程控允许指令,根据阈值对加热器进行闭环控制。本发明有效地节约了卫星阴影期的热控补偿功率;极大的降低了蓄电池过放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节约方法及系统。尤其地,涉及一种卫星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节约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在轨光照期,可通过星体所配备的太阳电池阵为整星提供能源;而阴影期,均需通过蓄电池来满足整星的功耗需求。然而,随着航天的发展,急需优化卫星的重量、功耗等资源,蓄电池的重量也受到严格的控制,其发电量也随之减小。阴影期,卫星无光照,热控补偿功率增大,与电池容量的减小形成不可协调的矛盾。另外,在非测控弧段,卫星指令无法上行,热补偿加热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阴影期增加的蓄电池的负担,也提高了蓄电池过放的风险。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卫星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的节约方法,通过热仿真分析预先确定光照期和阴影期热控补偿加热器的状态,在光照期卫星能源充足时提高星体温度,在阴影期卫星能源受限时利用卫星热容节约热控补偿功率,并且利用带有时间码的延迟指令实现卫星非测控弧段的加热器控制,有效地节约了卫星阴影期的热控补偿功率,克服了卫星非测控弧段地面指令无法上行的缺点,使阴影期热控补偿加热器得到有效的控制,极大的降低了蓄电池过放的风险。
本发明通过热仿真分析预先确定光照期和阴影期热控补偿加热器的状态,在光照期卫星能源充足时提高星体温度,在阴影期卫星能源受限时利用卫星热容节约热控补偿功率;并且利用带有时间码的延迟指令实现卫星非测控弧段的加热器控制。
专利文献CN107770908A(申请号:201710983514.7)公开了大功率变频调光器电源,包括光照强度采集模块、同步信息传送模块、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终端、LED照明灯和地磁传感模块;光照强度采集模块用于检测自然光线的亮度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同步信息传送模块用于将光照强度采集模块采集并处理后的信息实时同步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控制终端;控制终端依据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发送的信息向LED照明灯发出控制指令;地磁传感模块设于安装有LED照明灯公路段的两端,且用于检测通过所述公路段的车辆信息,并将所述检测信息通过同步信息传送模块发送至信号处理模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节约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非测控弧段阴影期热控补偿功率节约方法,包括:
步骤1:通过热仿真确定卫星光照期和阴影期加热器状态;
步骤2:在卫星测控弧段内,根据光照期加热器状态,发送热控加热器程控禁止指令和热控加热器状态设置指令;
步骤3:在卫星出测控弧段,进入非测控弧段前,根据阴影期加热器状态,对热控加热器进行设置;
步骤4:在非测控弧段结束,卫星重新进入测控弧段后,发送热控加热器程控允许指令,根据阈值对加热器进行闭环控制。
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在加热器开环控制状态下,通过热仿真确定卫星光照期和阴影期加热器状态。
优选地,所述热控加热器程控禁止指令和热控加热器状态设置指令的间隔时间为2s;所述热控加热器状态设置指令为开启或者关闭。
优选地,所述热控加热器程控禁止指令和热控加热器状态设置指令按照热仿真预示,在卫星进影前发送,提升卫星进影时的初始温度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6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量雷达智能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纺织物品用高效脱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