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祛斑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5061.4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2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袁裕泉;张娇;韩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2;A61K8/81;A61K8/73;A61K8/67;A61K8/49;A61K8/37;A61K8/02;A61Q19/02;A61Q19/08;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祛斑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比例的组分:
A组分:B组分=77.5~87.5:12.5~22.5;
所述A组分包括润肤剂、乳化剂、稳定剂和保湿剂;
所述润肤剂、乳化剂、稳定剂和保湿剂的质量比为41.5~46.5:10~16:5~6:20~22;
所述B组分由生育酚、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曲酸二棕榈酸酯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组成;
所述生育酚、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曲酸二棕榈酸酯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1.5~3:3~16:0.5~8:0.5~5;
所述润肤剂包括牛油果树果脂油和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所述牛油果树果脂油和季戊四醇四异硬脂酸酯质量比为25~30:14.5~16.5;
所述乳化剂包括小烛树蜡和鲸蜡硬脂醇,所述小烛树蜡和鲸蜡硬脂醇质量比为5~11:5;
所述稳定剂包括蜂蜡和魔芋多糖,所述蜂蜡和魔芋多糖的质量比为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棒,其特征是:所述润肤剂、乳化剂、稳定剂和保湿剂的质量比为43~44.5:11~16:5~6:2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棒,其特征是:所述生育酚、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曲酸二棕榈酸酯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2~3:6~15:0.5~4:0.5~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棒,其特征是:所述润肤剂、乳化剂、稳定剂和保湿剂的质量比为46.5:16:5: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祛斑棒,其特征是:所述生育酚、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曲酸二棕榈酸酯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的质量比为2:7.5:0.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斑棒,其特征是:所述光果甘草根提取物为光甘草定油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祛斑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油浴溶解槽中加入润肤剂、乳化剂、稳定剂和保湿剂,加热至80~90℃,保持10~20min,搅拌均匀溶解得混合物A;
S2.将生育酚、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曲酸二棕榈酸酯和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混合,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混合物B;
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物B预热至50~60℃后缓慢滴加至步骤S1得到混合物A中,所述混合物B与混合物A的体积比为1:(2~4),混合均匀,在转速300~500r/min,水浴温度50~60℃条件下搅拌10~30min,得均一液;
S4.将步骤S3制备得到的均一液倒入唇膏模具中,降温至-25~-20℃下冷冻1~2h成型,脱模得祛斑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泉后(广州)生物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506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纸箱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
- 下一篇:一种天然气焙烧起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