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优化萤火虫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94073.5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3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光辉;张庭伟;陈洁;李蒙;齐峰;杜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1/20 | 分类号: | G01C21/20;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优化 萤火虫 算法 移动 机器人 路径 规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优化萤火虫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优化萤火虫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标准萤火虫FA算法的目标函数与萤火虫移动方式进行一系列优化,提出自适应动态萤火虫ADFA算法;
步骤二,ADFA算法以标准FA算法为基础,通过自适应参数优化策略对标准FA算法中的参数进行优化改进;
步骤三,选用二元非线性目标函数作为寻优对象,在MATLAB矩阵中对ADFA算法进行寻优;
步骤四,采用栅格法建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环境模型,利用步骤三优化后自适应动态萤火虫ADFA算法对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进行规划;
步骤一中,所述对标准萤火虫FA算法的目标函数与萤火虫移动方式进行优化的方法包括:
(1)标准FA算法数学模型,用以下数学公式表示,萤火虫亮度的高低与目标函数有关,式为:
式中,Iij表示第i只萤火虫与第j只萤虫之间的相对亮度;Ii为绝对亮度,第i只萤火虫在r=0处的光强度;γ为光吸收系数,设为常数;
rij为第i只萤火虫到第j只萤火虫的距离,式子为:
对于任意两只萤火虫之间的吸引力表示为:
式中,F0为最大吸引力,即在光源处(r=0处)萤火虫的吸引力,设为常数;
基于任意选定的Xi和Xj,较暗的萤火虫总是向较亮的移动;Xi优于Xj,则Xj向Xi移动,移动方式为:
xjd(t+1)=xjd(t)+F(rij)×(xid(t)-xjd(t))+αε (1.4)
其中,d=1,2,…,D,α∈[0,1]是步长因子,ε是[-0.5,0.5]区间内的随机数,t是迭代次数;
(2)自适应参数优化策略:对于任意的两只萤火虫xi和xj有:
式中,i,j=1,2,…,N;式(2.1)表示所有的萤火虫最终都收敛于一点;式(2.2)表示收敛后萤火虫位置不再产生变化;
根据式(1.1)、(1.2)、(1.3)、(1.4)、(2.1)、(2.2)得到:
从式(2.3)中,萤火虫最终都收敛于一点时,步长因子α趋近于0;利用自适应参数动态策略更新参数α,参数更新公式为:
α(t+1)=0.99α(t) (2.4)
式(2.4)中的参数更新策略在不同程度上都无法让参数α最终趋近于0,且参数更新速度缓慢;
结合式(2.3)得到的全新的自适应参数动态更新策略中,参数α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更新:
其中,α(0)=0.8,Tmax为最大迭代次数;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步长因子α逐渐的从0.8减小趋近于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优化萤火虫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ADFA算法以改进动态步长因子为策略,在标准FA算法步骤上引入步长因子判定条件,当且仅当萤火虫对应的步长因子为0时,算法进入一个最优解状态;并设定在此条件成立前,光强较弱萤火虫始终向光强较强的萤火虫移动,并不断扩大感应范围,直到出现步长因子为0的萤火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40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