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播种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92443.1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 发明(设计)人: | 梅磊;宋放;赵天伦;陈进红;祝水金;阙亚伟;冯超;李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7/06;A01C7/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豆 播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豆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的安装箱,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弹簧与开关板,弹簧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开关板相连;开关板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中的有杆腔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出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进气口与气罐相连;壳体上下端面均开有两个通孔,上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与种箱和肥箱相连,播种管上端设有两根分别与下端面两个通孔相连的分支管;开关板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与通肥孔。本发明对土壤旋耕后即可同步进行播种和施肥,且能够准确控制播种量、施肥量和播种间距,保证播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播种装置技术和气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大豆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对我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豆是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作物,食用、医药用、饲用和工业用是其主要价值,因此,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黑龙江大豆最为著名。我国大豆产量虽然居世界前列,但作为大豆消费与进口大国之一,大豆生产的收益却不高。
大豆种植时,需要较高的种植条件,如大豆种植地的翻土深度、覆土深度以及化肥定量。化肥过多可能会造成大豆种子,因呼吸作用不充分而种子死亡,降低其发苗率,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在大豆播种时需要对大豆进行定量施肥,以帮助幼苗在合适的营养条件下进行发芽生长。
播种环节不仅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与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后续作业有关,播种环节直接决定了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尤其近年来,人工成本不断加重,间接降低了大豆种植的收益,严重伤害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播种装置,不仅能够完成大豆播种过程中的旋耕、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作业,还能够保证播种和施肥的精度,以提高大豆播种的质量,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的安装箱,播种施肥同步开关器包括壳体和置于壳体内的弹簧与开关板,壳体一端设有开口,弹簧一端与壳体未开口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开关板一端相连。
壳体上下端面均开有两个通孔,上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进种孔和进肥孔,下端面两个通孔分别为出种孔和出肥孔,进种孔和进肥孔的位置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上下相对应;进种孔通过进种管与种箱相连,进肥孔通过进肥管与肥箱相连,播种管上端分设有两根分别与出种孔和出肥孔相连的分支管,播种管下端与外界相通;开关板开有两个上下通孔分别为通种孔与通肥孔,通种孔与通肥孔之间的间距与进种孔和进肥孔之间的间距相同。
还包括气动双作用单杆缸,开关板另一端从壳体开口一端伸出后与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活塞杆相连,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内腔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有杆腔为活塞杆所处的腔室,无杆腔为不存在活塞杆的腔室;有杆腔通过气管Ⅰ与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出气口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一个进气口通过气管Ⅱ与气罐相连,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另一进气口空置。
所述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与阀控制器相连,通过阀控制器控制两位三通气动控制阀的开闭。
所述机架底部安装有旋耕器、覆土轮和镇压轮,旋耕器位于机架前端,覆土轮和镇压轮位于机架后端。
所述旋耕器主要由圆盘和旋耕刀组成,圆盘周向等间隔布置有六片旋耕刀,圆盘中心通过连接轴安装于机架底部。
所述气动双作用单杆缸的有杆腔开有与大气相通的放气孔,放气孔上安装有控制放气孔开闭的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