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92125.5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冠一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75/28;B65H19/26;B65H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王翠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成卷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涉及收卷机技术领域,该织带自动成卷机,包括支撑板和输送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一侧开设有入口,所述输送架的另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输送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多个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的后端贯穿输送架的后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输送架的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轴承。该织带自动成卷机,织带通过入口进入输送架内,通过输送辊使织带的输送稳定性更强,提高织带的输送平整性,穿过出口一端的织带能穿过压槽,然后通过压板向内按压,在第二卡头与第一卡头卡接时,将织带的一端夹紧,然后能通过第二电机将织带自动收卷,操作方便,提高对织带的收卷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收卷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织带自动成卷机成盘成圈速度快,但是目前的织带自动成卷机结构固定,单机一次只能卷一条织带,而且织带成卷后取下不方便,操作困难,使用不灵活,想要提高织带的成卷加工效率则又需要配备很多成卷机,成本昂贵,另外收卷的织带平稳性较差,收卷中容易起皱叠压。
因此,提出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织带成卷机结构固定,单机收卷织带的收卷效率低,稳定收卷能力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包括支撑板和输送架,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一侧开设有入口,所述输送架的另一侧开设有出口,所述输送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多个输送辊,多个所述输送辊的后端贯穿输送架的后表面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输送架的内部前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轴承,多个所述输送辊的前端分别与多个轴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架的一侧设有切刀,所述切刀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切槽;
所述切刀远离输送架的一侧设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收集筒的前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设有驱动柱,所述开槽的前端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驱动柱的前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驱动柱的前表面中部与第二电机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柱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所述收集筒的一侧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头,所述压槽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两个所述支撑弹簧的一侧分别与压板的一侧前后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筒的后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拉把。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输送辊结构相同。
优选的,三个所述输送辊长度相等,三个所述输送辊转动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输送架的前表面固定连接,三个所述输送辊的前端分别与三个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入口和出口相互对应,所述入口和出口均与织带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切刀高于出口,所述切刀与切槽相互对应。
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槽分别与两个卡块相适配,所述开槽的内表面与驱动柱的外表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压槽与压板相对应,所述压槽与滑槽相对应。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卡头分别与两个第二卡头相对应,所述第一卡头与第二卡头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织带自动成卷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冠一织带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冠一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21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