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生物法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91863.8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9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唐思远;翟后欢;张恩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姜露露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去除 印染 水中 色度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法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的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将稀土负载改性玄武岩纤维和活性污泥混合均匀后加入生物反应器中;将凝结芽孢杆菌制成菌悬液,接种到生物反应器中并加入培养液,完成挂膜,驯化;将生物反应器置于印染废水池中,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每日测量色度,合格后排放即可,利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印染废水,对于色度和COD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去除效率高,处理30h后,色度和化学需氧量均合格,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法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染料是使其他物质获得鲜明颜色的有机物, 人类使用染料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已有超过100000种的染料在商业中应用。据统计,我国的染料产量在2014年已达到91.72万吨,位居世界之首。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染料可以分为偶氮染料、蒽醌染料、靛旋染料、硫化染料、菁染料、三芳基甲烷染料等,其中应用最多的属偶氮染料,占所有染料的65%-70%。在染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印染废水,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生产160万吨的染料,并且有占总体积10%-15% 的量被当作废水排放,这些废水具有色度高、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等特点,有些还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属于难治理工业废水之一。
印染废水包括退浆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浆料及其分解物、纤维屑、酸碱和酶类污染物等,用淀粉浆料的废水中BOD、COD高,而合成浆料的废水中COD较高,BOD小于5 mg/L;煮炼废水,棉纤维的废水碱性强,COD和BOD值高(达数千毫克/升),水量大,污染程度高,呈褐色,而化学纤维废水污染程度较轻;漂白废水,水量大,污染较轻;丝光废水。呈碱性,pH值为12~13,含有很多纤维屑等悬浮物,BOD、COD值很高;染色废水,随纤维类型、染料种类与浓度、助剂和规模的不同,废水污染程度不同,主要含有有机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呈碱性COD与BOD高而悬浮物少;印花废水,主要含有有机染料和表面活性剂等污染物,COD、BOD值高;整理工序废水,主要含纤维屑、树脂、甲醛、油剂和浆料,水量少。毛织染整厂废水污染浓度高,每生产454kg洗净羊毛约有废水318t,水质呈棕色、胶体状,以BOD计的有机污染物达91~114kg。
处理这类废水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法、吸附法、膜分离、高级氧化技术和生化法等,但由于染料废水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高的特点,这些技术不能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尤其是对于印染废水中色度的去除,一直是难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法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生物法去除印染废水中色度的方法,具体如下:
(1)将玄武岩纤维加入到混酸中,升温至50-60℃,搅拌处理20-30min后,捞出,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KH-550,升温至30-35℃,搅拌处理1-3h后,捞出,水洗后烘干,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
(2)配置稀土溶液,将改性玄武岩纤维加入稀土溶液中,以200-500r/min的速度搅拌2-5h后静置20-25h后捞出,再转移入100-110 ℃烘箱中干燥12-15h,取出,于马弗炉中, 空气气氛450-500℃煅烧3-6h,制的稀土负载改性玄武岩纤维;
(3)将稀土负载改性玄武岩纤维和活性污泥混合均匀后加入生物反应器中;
(4)将凝结芽孢杆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制成菌悬液,37℃摇床培养3-5d后,接种到生物反应器中并加入培养液,曝气10-15d,完成挂膜,期间每天置换新鲜的培养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1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