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其3D分化培养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91748.0 申请日: 2019-12-16
公开(公告)号: CN110951672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4
发明(设计)人: 李晖;陈红;张蔚;夏思雨;叶立娜;吴明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C12N5/071 分类号: C12N5/071;C12Q1/02;C12R1/91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彭劲松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小鼠 子宫 内膜 上皮细胞 及其 分化 培养 模型 构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其3D分化培养物模型的构建方法。该小鼠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命名为MNUEC/HL‑027,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C2015108。同时提供了所述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D分化培养物模型的构建方法:2D培养基重悬单细胞,接种到气液培养装置中,2D培养基更换为3D分化培养基培养14~21天。小鼠子宫内膜上皮3D分化培养物分化完全后,具有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似的结构特征,形成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假复层结构,包括基底层和功能层。同时也具有与正常小鼠子宫内膜组织相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和细胞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特点,具有结构功能性,可用于子宫内膜组织的生理学研究和再生修复的功能性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及其3D分化培养物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是一种高度再生组织,长期处于增生、分化和脱落的动态循环中,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其中功能层的组成包括了海绵层与致密层,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一小群具有强大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不断分裂增殖,及时补充脱落的终末分化细胞,使其始终保持自我更新和再生能力,在生殖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组织工程学和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发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子宫片层或其3D分化培养物为进一步研究子宫疾病和胚胎着床提供了更多理想实验模型的选择。为获得大量的、高纯度的子宫内膜细胞,国内外学者对子宫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1989年研究者根据细胞沉降速度不同分离得到子宫细胞,2001年研究者采用200目、350目的滤网过滤2次可获得纯度较高的人子宫细胞,1992年Fernandez-Shaw将悬浮的子宫内膜细胞吸附在用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上也可成功分离子宫细胞,但以上方法都有不足,分离的子宫内膜细胞在体外无法稳定增殖培养,在产量和纯度上也有待提高。

目前,从动物或人活体组织样品中获得的上皮细胞产量仍然很低(包括子宫内膜细胞),其中细胞的数量、直接分离或短期培养的细胞纯度都比较低,这些原代和传代上皮细胞的增殖速度也极为有限,例如有的只能进行短期的原代培养,有的只能进行有限的传代培养(2~3代),影响大批量开展实验研究。为了在体外进行上皮细胞的扩增培养,目前国内外大多通过遗传操作,如转入病毒或细胞癌基因延长体外细胞存活的代数。但是遗传操作的最大缺点是会改变这些细胞的遗传背景和表型,以致让这些正常上皮细胞丢失其正常生理功能,因此这些细胞也不具备正常分化功能。

上皮组织层具有一定的极性,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表面:顶端面和基底外侧面。顶端面主要面对外环境,而基底面则是接触底层细胞以及全身脉管系统,其形态学及分化程度在子宫内膜及相关功能修复机制研究中至关重要。近年来,女性子宫内膜过薄现象逐年严重,宫腔粘连发病率也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周期取消和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分泌期的集落形成能力强,推断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特性,在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增长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利用常规二维的细胞培养模型来探索子宫内膜再生及相关功能修复机制研究始终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建立稳定的更接近子宫内环境及生理状态的三维子宫内膜上皮3D分化培养物模型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该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具有传代稳定、存活率高的特点,具有谱系分化潜能、正常DNA损伤修复功能,没有锚定-非依赖性生长的能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该细胞命名为小鼠正常子宫上皮细胞MNUEC/HL-027,已于2016年8月1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登记入册编号为CCTCC No:C201510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91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