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PTFE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89960.3 | 申请日: | 2019-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1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刘国昌;郭春刚;陈江荣;车振宁;吕经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71/36 | 分类号: | B01D71/36;B01D71/02;B01D69/08;B01D69/0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君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39 | 代理人: | 张东浩 |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ptfe 中空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亲水性PTFE中空纤维膜,包括PTFE中空纤维膜、覆盖在PTFE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聚多巴胺层,其特征在于:在聚多巴胺层表面构造改性亲水功能层,所述的改性亲水功能层是CaCl2和Na2CO3两种无机盐溶液在膜表面原位生成CaCO3形成的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亲水性PTFE中空纤维膜,其特征在于:聚多巴胺层覆盖在PTFE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优选地,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8 mol/L。
3.一种亲水性PTFE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PTFE中空纤维膜在浸润液中预浸润至无色透明状态;(2)将浸润后的PTFE中空纤维膜用多巴胺聚合液处理,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聚多巴胺层覆盖修饰的PTFE中空纤维膜;(3)将上述PTFE中空纤维膜依次经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处理,此为一个循环,将此循环重复操作至少一次以上,将PTFE中空纤维膜用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得到CaCO3亲水改性的PTFE中空纤维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多巴胺层覆盖在PTFE中空纤维膜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聚多巴胺层覆盖修饰在PTFE中空纤维膜内表面时,还包括在PTFE中空纤维膜预浸润前制备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步骤,具体为:将PTFE中空纤维膜一端封堵插入环氧树脂胶中,固化成型后,得到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
优选地,在CaCO3亲水改性的PTFE中空纤维膜步骤后还包括内表面亲水改性的PTFE中空纤维膜的裁剪步骤,当需要内表面亲水改性的PTFE中空纤维膜时,只需将其从表面亲水改性的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上裁剪下来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聚多巴胺层覆盖修饰在PTFE中空纤维膜内表面时,所述步骤(1)中将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在浸润液中预浸润至无色透明状态;所述步骤(2)中使用蠕动泵将多巴胺聚合液流经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内部;所述步骤(3)中利用蠕动泵将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依次流经内表面经多巴胺聚合液处理的PTFE中空纤维膜组件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聚多巴胺层覆盖修饰在PTFE中空纤维膜外表面时,所述步骤(2)中PTFE中空纤维膜直接浸润在多巴胺聚合液中反应;所述步骤(3)中PTFE中空纤维膜依次浸润在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PTFE中空纤维膜用50wt%-100wt%浸润液浸泡20min-60min;
优选地,所述浸润液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异丙醇、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多巴胺聚合液为多巴胺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的缓冲液;
优选地,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7.5-10.0,处理时间为12h-36h,处理温度为25℃-40℃;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经多巴胺聚合液处理后的PTFE中空纤维膜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3-6次,置于40-50℃电热鼓风烘箱中干燥1h-3h,得到聚多巴胺层覆盖修饰的PTFE中空纤维膜。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浓度分别为0.1 mol/L-0.8 mol/L,每次浸入0.5 min -10min,循环次数为2-10次,溶液温度20℃-40℃;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处理后的PTFE中空纤维膜用去去离子水反复清洗3-6次,再在40℃-50℃真空烘箱中干燥10h-3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未经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99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催化加氢还原制备DCB还原物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回火水泥回转窑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