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地址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8906.7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肖湘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5014 | 分类号: | H04L61/5014;H04L61/5061;H04L101/622;H04L101/68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地址 管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地址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接收双栈IPoE客户端发送的第二网络地址请求报文;判断本地是否存有之前用户接入时建立的与第二网络地址请求报文中MAC地址对应的基于第一网络协议的第一IPoE会话;若本地存有第一IPoE会话,且第一IPoE会话的状态为认证通过,则根据双栈IPoE客户端的MAC地址与基于第二网络协议的网络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MAC地址对应的基于第二网络协议的第二网络地址;将包含第二网络地址的第二网络地址响应报文返回给客户端。通过本方案,溯源变简单,且减少了相关网络地址转换组件,降低了组网成本,同时也减低了网络复杂性,维护简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地址的管理方法及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IPOE(IP over Ethernet)+WEB的典型组网,其中包括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Portal WEB服务器、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DHCP(Dynamic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以及通过二层连接的客户端(用户)。
在采用了IPoE+WEB认证的组网环境中,支持IPv4(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和IPv6(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双栈IPoE用户会分别执行IPv4用户接入和IPv6用户接入。
IPv4用户接入可以采用DHCP报文触发的方式,IPv6用户接入则可以采用IPv6 ND(IPv6 Neighbor Discovery,IPv6邻居发现)RS(Router Solicitation,路由器请求消息)报文触发的方式,BRAS接收到请求IP地址报文时,请求认证服务器对双栈IPoE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认证,BRAS接收AAA服务器下发的认证结果,其中,认证结果包括通过认证或者未通过认证。在双栈的情况下,IPv4进行了WEB认证后,同一个用户的IPv6就不需要再次进行WEB认证了,因为通过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地址相同就可以认为是同一用户。
在仅支持IPv4的情况下,一般给用户统一分配私网地址,在BRAS的出方向会部署一台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设备,把私网地址转化为公网地址。在一些局域网中,BRAS的上行方向(从用户侧到网络侧)有多个出口,多个出口分别属于不同的运营商(比如移动/电信/联通等),那么需要实现不同运营商的用户使用不同运营商的公网地址,对于IPv4用户,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在局域网内部,统一分配私网地址,在报文转发到NAT设备时,NAT设备将不同运营商的用户转换为相应运营商的公网地址。
那么对于双栈用户来说,IPv6也可以采用以上的方式,在局域网内统一分配私网地址,再到NAT设备做NAT66(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for IPv6-IPv6,由互联网协议第六版向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网络地址转换)的转换,也能达到不同运营商的用户使用不同运营商的公网地址。
但是由于IPv6地址是充足的,且每个运营商给局域网都分配了一段公网地址,对于双栈IPoE用户,需要实现不同运营商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出口和不同运营商的公网地址,通过NAT技术实现该需求时,会带来以下不足:
1、溯源复杂:在获取到用户的公网地址后,如果需要查到对应的用户,需要查NAT中对应的会话信息得到对应的私网地址,再根据私网地址到AAA服务器上去获取用户信息(如用户名)。
2、增加了NAT66组件,组网成本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网络的复杂性,网络维护变得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地址的管理方法及装置、一种电子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