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8290.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佐任;高伟;刘晋;孙海化;袁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鹿刚 |
地址: | 262737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余热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并排放置,且第一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锅炉,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锅炉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且锅炉前表面的底端通过合页铰接有转动门,所述第一风机的进气口与锅炉固定连接,且第一风机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管,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该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通过余热回收管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通过降速箱,可以降低烟气在管道内部时的流速,同时烟气在管道内部会可以通过螺旋槽进行旋转,可以提高烟气与管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提供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在锅炉的工作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并且若锅炉燃烧不充分,则烟气中同样会混合大量未燃烧的颗粒。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站锅炉排烟余热的深度回收装置及其方法(公开号:CN109855109A),该专利回收装置包括:空气预热器、显热换热器、脱硫塔、潜热换热器、烟气加热器、板式换热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发生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冷凝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蒸发器和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吸收器。
现有的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并且热回收的效率较低,现在锅炉中的烟气在排放时,其流动速度较快,导致烟气在有限的热传递路径中停留时间短,烟气无法充分与热回收装置接触,同时烟气中未燃烧的颗粒无法有效回收,导致能耗增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结构复杂,并且热回收的效率较低,现在锅炉中的烟气在排放时,其流动速度较快,导致烟气在有限的热传递路径中停留时间短,烟气无法充分与热回收装置接触,同时烟气中未燃烧的颗粒无法有效回收,导致能耗增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并排放置,且第一安装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锅炉,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锅炉侧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且锅炉前表面的底端通过合页铰接有转动门,所述第一风机的进气口与锅炉固定连接,且第一风机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管,所述余热回收管的中间部位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降速箱,且余热回收管中间部位靠近降速箱的一侧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有回收箱,所述余热回收管与锅炉之间固定连接出水管,且余热回收管出气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余热回收管的出气口固定连接有第三风机,所述锅炉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鼓风管,所述鼓风管的顶端与回收箱固定连接,且鼓风管中间部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滤箱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有滤箱。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管包括外保温管,所述外保温管的外表面电镀有保温镀层,所述保温镀层为一种黑铬镀层的构件,且保温镀层中金属铬含量为镀层总质量的65%~85%。
优选的,所述外保温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管,且外保温管与内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呈螺旋状分布,且过水管的两侧分别嵌入在外保温管与内管之间,所述内管的内壁嵌入在相邻的过水管之间,且内管的内壁开设有螺旋状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联兴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8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