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87776.5 | 申请日: | 2019-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智勇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50/64;B60L58/10;B60Q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904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电池 智能 保护装置 使用方法 | ||
1.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包括有电池保护装置(1)以及控制器(2);电池保护装置(1)包括有输出座(3)、旋转芯(4)以及旋转电机(5);输出座(3)包括有固定座(8)、输入电极(9)以及输出电极(10),控制器(2)包括有电流传感器(11)以及温度传感器(12),旋转芯(4)由导电体(16)与绝缘体(17)构成,导电体(16)的横截面的导电中心线(18)与绝缘体(17)的横截面的绝缘中心线(19)设有一定的夹角;电池保护装置(1)的初始状态是:输入电极(9)与旋转芯(4)的导电体(16)接触,旋转芯(4)的导电体(16)与输出电极(10)接触;其特征在于: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使用时,将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安装于机动车上,使电池(13)的电源输出线(14)与电池保护装置(1)的输入电极(9)连接,电池保护装置(1)的输出电极(10)与电池(13)的电源输出线(14)连接,电源输出线(14)的输出端(20)以及电池(13)的电源输入线(21)与机动车的电源线连接;机动车正常用电时,电池保护装置(1)处于初始状态,电池(13)的电源由其输出接头(15)经电源输出线(14)、输入电极(9)、旋转芯(4)的导电体(16)、输出电极(10)输出到电源输出线(14)的输出端(20),由电源输出线(14)的输出端(20)输出到机动车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输入端,然后由机动车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输出端经电池(13)的电源输入线(21)回到电池(13)的输入端接头(22);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通过电源输出线(14)的电流超过电流传感器(11)设定的控制电流值时,电流传感器(11)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旋转电机(5)带动旋转芯(4)旋转,使输出电极(10)与旋转芯(4)的导电体(16)处于非接触状态,输出电极(10)与输入电极(9)不连通,电池(13)的输出电源被切断;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避免电源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固定座(8)设有旋转腔(23)、输入电极腔(24)以及输出电极腔(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动车正常使用时,旋转芯(4)维持在初始位置,输出电极腔(25)内的输出电极(10)与旋转芯(4)的导电体(16)接触,输入电极腔(24)内的输入电极(9)与导电体(16)接触,电池(13)的电源由输入电极腔(24)内的输入电极(9)输入,经旋转芯(4)的导电体(16)、输出电极腔(25)内的输出电极(10)输出到电源输出线(14)的输出端(20),形成通路;当机动车的电源线发生短路时,通过电源输出线(14)的电流超高设定的电流值时,电流传感器(11)将其信号传输给控制器(2),控制器(2)控制旋转电机(5)带动旋转芯(4)于旋转腔(23)内旋转一定的角度,使输出电极(10)与旋转芯(4)的导电体(16)由接触状态转换为非接触状态,使输入电极(9)与输出电极(10)不连通,切断电池(13)的输出电源;控制机动车的电源线短路,避免电源线短路造成机动车火灾的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电池智能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输入电极腔(24)设有第一弹簧(27)以及第一导向盖(28),输出电极腔(25)设有第二弹簧(31)以及第二导向盖(3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1)使用时,输入电极(9)在第一弹簧(27)弹力的作用下,输入电极(9)的上端面(35)与导电体(16)的输入电源腔(26)的下端面(36)紧密接触,旋转电机(5)带动旋转芯(4)旋转后,使输入电极(9)与导电体(16)仍然维持在良好的接触状态,保持输入电极(9)与导电体(16)的导电性能;输出电极(10)在第二弹簧(31)弹力的作用下,输出电极(10)的导电弧面(37)与导电体(16)的导电圆弧面(38)紧密接触,旋转电机(5)带动旋转芯(4)旋转后,使输出电极(10)与导电体(16)仍然维持在良好的接触状态,保持输出电极(10)与导电体(16)的导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智勇,未经林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77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环保型水性漆分散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公共汽车内湿度调节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