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桩电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287048.4 | 申请日: | 201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8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惠俊恒;王成;程盛;田兆阳;秦道广;汪晓琳;赖俊杰;田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电缆 | ||
一种充电桩电缆,包括主线芯、接地线芯和信号线芯,若干根信号线芯绞合构成信号缆芯,信号缆芯外依次设有屏蔽层和内防套形成信号控制线,主线芯、接地线芯和信号控制线共同绞合形成成缆缆芯,在成缆缆芯外部设有外护套,所述主线芯包含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冷却管、第一导体和第一绝缘层,接地线芯包含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导体和第二绝缘层,信号线芯包含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三导体和第三绝缘层,并且在第三导体内设有纤维加强筋。本发明的充电桩电缆,通过增设冷却管,有效控制电缆运行时的温度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用充电电缆,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桩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视,对与新能源汽车相配套的充电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充电桩电缆在冬季时会变僵硬,不易弯曲,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冬季温度可降至-30℃以下,为用户充电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现有的充电桩电缆最大允许充电电流多为250A,充电速度较慢,而通400A以上电流则会导致电缆升温较高,存在安全隐患,若通过增大电缆截面的方式降温,一方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增加电缆重量,不利于用户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的充电桩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均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桩电缆,包括主线芯、接地线芯和信号线芯,若干根信号线芯绞合构成信号缆芯,信号缆芯外依次设有屏蔽层和内防套形成信号控制线,主线芯、接地线芯和信号控制线共同绞合形成成缆缆芯,在成缆缆芯外部设有外护套,所述主线芯包含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冷却管、第一导体和第一绝缘层,接地线芯包含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二导体和第二绝缘层,信号线芯包含有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三导体和第三绝缘层,并且在第三导体内设有纤维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主线芯、接地线芯和信号控制线外设有蓄热填料层,蓄热填料层外设有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蓄热填料层与外护套之间还设有蓄热缓释层。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为尼龙冷却管。
优选的,所述成缆缆芯外绕包有无纺布层,所述外护套为高弹性TPE外护套,高弹性TPE外护套挤包于无纺布层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均为高抗撕硅橡胶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纤维加强筋为凯夫拉纤维丝,所述屏蔽层包含有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铝塑复合带屏蔽层和镀锡铜丝编织屏蔽层,所述的内防套为高弹性TPE内护套。
优选的,所述蓄热填料层为蓄热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蓄热缓释层为聚氨酯缓释层。
优选的,所述主线芯、接地线芯和信号控制线三者绞合的方向为左向;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均采用六类裸铜丝分层压紧绞合,三者的束丝方向、复绞方向及无纺布层的绕包方向均为左向。
本发明的充电桩电缆,在主线芯中增设冷却管,能够在冷却管中注入冷却液,使电缆在通电后能将所产生的热量传入冷却管,能够通过冷却液带走,有效控制了电缆运行时的温度升高,使得能够使用更大的电流充电。
此外,本发明的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为高抗撕硅橡胶绝缘层,内防套为高弹性TPE内护套,外护套为高弹性TPE外护套,因具有较强耐温性与机械强度,综合解决电缆在北方寒冷地区使用不易弯曲的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增设凯夫拉纤维丝,有效增强了电缆整体的柔韧性、抗拉强度,避免电缆因反复移动而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太平洋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7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