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6334.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4 | 分类号: | G06F11/34;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吴轶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用户 属性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采集预定时间段内出现在预定区域的所有用户的话单记录;
步骤S2,根据所述话单记录提取得到每个所述用户于所述预定区域内的停留天数数据和停留时长数据,以及每个所述用户的上网行为数据;
步骤S3,根据所述停留天数数据和所述停留时长数据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用户的第一属性值;
步骤S4,根据所述上网行为数据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用户的第二属性值;
步骤S5,根据所述第一属性值和所述第二属性值进行加权求和处理后得到每个所述用户对应的目标属性值;
步骤S6,根据所述目标属性值对所述用户进行属性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提取所述话单记录中的时间字段处理得到所述用户于所述预定区域内的停留天数数据和停留时长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网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使用移动终端内各个应用程序的种类和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时间段包括多个自然周;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根据所述预定区域的区域种类分别预先设定对应的目标停留时长值和对应的每周目标停留天数值;
步骤S32,对所述停留时长数据满足所述每周目标停留天数值的所述用户进行提取,得到预分类用户集合;
步骤S33,处理得到所述预分类用户集合中每个用户在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某个特定的自然周中,于停留天数内的平均停留时长值;
步骤S34,根据所述平均停留时长值和所述目标停留时长值计算得到每个用户在该特定自然周的属性概率值;
步骤S35,根据所述属性概率值和所述目标停留天数值计算得到每个用户在该特定自然周的停留属性值;
步骤S36,根据所述停留时长数据和所述停留天数数据计算得到该特定自然周的周期迭代系数;
步骤S37,根据所述预定时间段内每个自然周的所述停留属性值和所述周期迭代系数计算得到用户的第一属性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4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每个用户在特定自然周的属性概率值:
其中,
pi用于表示用户第i周的属性概率值;
bi用于表示用户第i周停留天数内的平均停留时长;
a用于表示预先设定的目标停留时长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5中,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每个用户在特定自然周的停留属性值:
其中,
Pi用于表示用户第i周的停留属性值;
k用于表示预先设定的每周目标停留天数值k;
pi用于表示用户第i周的属性概率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用户属性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6具体包括:
步骤S361,根据所述停留时长数据和所述停留天数数据统计得到特定自然周内所有用户的总停留时长数据和该特定自然周内的总用户个数;
步骤S362,根据所述总停留时长数据和该特定自然周内的总用户个数计算得到该特定自然周内每个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长;
步骤S363,统计该特定自然周内停留时长大于平均停留时长的用户个数;
步骤S364,根据所述停留时长大于平均停留时长的用户个数与所述总用户个数计算得到该特定自然周的周期迭代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中国电信集团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63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