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的合成容器与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85498.X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巍;何知宇;陈宝军;朱世富;赵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46 | 分类号: | C30B29/46;C30B2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元硫锂 化合物 多晶体 合成 容器 方法 | ||
1.一种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的合成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合成容器由第一PBN坩埚(1)、第二PBN坩埚(2)、内层石英坩埚(3)和外层石英坩埚(4)组合而成;
初始状态:所述第一PBN坩埚(1)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PBN圆管,第一PBN坩埚的长度L1应满足所装原料粉末的上表面至第一PBN坩埚开口端端面的间距>1/2L1;第二PBN坩埚(2)为两端开口的PBN圆锥台形管,第二PBN坩埚(2)的大端外径≤第一PBN坩埚(1)的内径,环绕第二PBN坩埚(2)的大端外壁设置有圆环形外沿(2-1),所述圆环形外沿(2-1)的外径大于第一PBN坩埚(1)的外径,第二PBN坩埚(2)的长度L2是第一PBN坩埚(1)长度L1的1/8~2/5;所述内层石英坩埚(3)和外层石英坩埚(4)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石英圆管,或者两端开口的石英圆管,内层石英坩埚(3)的内径与所述第二PBN坩埚(2)的圆环形外沿(2-1)的外径公称尺寸相同且为动配合,内层石英坩埚(3)的长度L3与第一PBN坩埚(1)的长度L1之比为1.3~1.7,外层石英坩埚(4)的内径大于内层石英坩埚(3)的外径,外层石英坩埚(4)的长度大于内层石英坩埚(3)的长度;
工作状态:所述内层石英坩埚(3)和外层石英坩埚(4)均为两端封闭的石英圆管,外层石英坩埚(4)的一端设置有挂件(14),内层石英坩埚(3)位于外层石英坩埚(4)内;所述第一PBN坩埚(1)位于内层石英坩埚(3)内且它的封闭端与内层石英坩埚(3)远离外层石英坩埚(4)设置挂件(14)的那一端接触;所述第二PBN坩埚(2)通过其圆环形外沿(2-1)安放于第一PBN坩埚(1)的开口端,圆环形外沿之后的主体部段位于第一PBN坩埚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的合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BN坩埚(2)的大端孔径d2与小端孔径d1之比为3~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的合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石英坩埚(4)的内径=内层石英坩埚(3)的外径+(4~6)mm。
4.一种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的合成方法,所述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为Li2Ga2GeS6多晶体、Li2CdSnS4多晶体,以高纯度的Li2S粉末、单质S粉末和所述化合物的其它两种元素的高纯度单质粉末为原料,工艺步骤如下:
(Ⅰ)合成容器的清洗与干燥
所述合成容器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合成容器,将初始状态的第一PBN坩埚(1)、第二PBN坩埚(2)、内层石英坩埚(3)和外层石英坩埚(4)注入清洗液反复清洗直至干净为止,再将它们进行干燥处理,完全去除其内部的水;
(Ⅱ)装料
当内层石英坩埚(3)和外层石英坩埚(4)为两端开口的石英圆管时,将组合后的第一PBN坩埚(1)和第二PBN坩埚(2)放入内层石英坩埚(3),然后封结内层石英坩埚(3)朝向第一PBN坩埚(1)封闭端的开口端,再于内层石英坩埚(3)的另一开口端烧结第一抽气管(5),并将称取的全部原料通过第一抽气管(5)、第二PBN坩埚(2)装入第一PBN坩埚(1),原料装完后,通过第一抽气管(5)对内层石英坩埚抽真空除气,在压强低于10-4Pa时,封结内层石英坩埚(3)朝向第二PBN坩埚(2)的开口端,继后封结外层石英坩埚(4)的一端,再将内层石英坩埚(3)放入外层石英坩埚(4)并使第一PBN坩埚(1)封闭端朝向外层石英坩埚(4)的封结端,接着于外层石英坩埚(4)的另一开口端烧结第二抽气管(15),通过第二抽气管(15)对外层石英坩埚抽真空除气,在压强为10-1Pa后封结外层石英坩埚(4)朝向第二PBN坩埚(2)的开口端,并在封结处连接挂件(14);
当内层石英坩埚(3)和外层石英坩埚(4)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石英圆管时,将组合后的第一PBN坩埚(1)和第二PBN坩埚(2)放入内层石英坩埚(3),并使第一PBN坩埚(1)的封闭端靠近或接触内层石英坩埚(3)的封闭端,然后在内层石英坩埚(3)的开口端烧结第一抽气管(5),并将称取的全部原料通过第一抽气管(5)、第二PBN坩埚(2)装入第一PBN坩埚(1),原料装完后,通过第一抽气管(5)对内层石英坩埚抽真空除气,在压强低于10-4Pa时,封结内层石英坩埚(3)的开口端;或者将称取的全部原料装入第一PBN坩埚(1),再将第二PBN坩埚(2)与第一PBN坩埚(1)组合,然后将装有原料并组合后的第一PBN坩埚(1)和第二PBN坩埚(2)放入内层石英坩埚(3),并使第一PBN坩埚(1)的封闭端靠近或接触内层石英坩埚(3)的封闭端,接着在内层石英坩埚(3)的开口端烧结第一抽气管(5),通过第一抽气管(5)对内层石英坩埚抽真空除气,在压强低于10-4Pa时,封结内层石英坩埚(3)的开口端;继后将内层石英坩埚(3)放入外层石英坩埚(4),并使第一PBN坩埚(1)封闭端朝向外层石英坩埚(4)的封闭端,再于外层石英坩埚(4)的开口端烧结第二抽气管(15),接着通过第二抽气管(15)对外层石英坩埚抽真空除气,在压强为10-1Pa后封结外层石英坩埚(4)的开口端,并在封结处连接挂件(14);
所述第一PBN坩埚(1)和第二PBN坩埚(2)的组合是将第二PBN坩埚(2)通过其圆环形外沿(2-1)安放于第一PBN坩埚(1)的开口端,圆环形外沿之后的主体部段插入第一PBN坩埚内;
(Ⅲ)多晶体的合成
①合成在可倾斜和转动的两区域加热管式炉中进行,所述两区域加热管式炉倾斜放置,倾斜角α为15~25°,两区域加热管式炉的高端为低温区,低端为高温区;将装有原料并封结的合成容器放入两区域加热管式炉内,装有原料的一端位于高温区,未装原料的一端位于低温区,通过外层石英坩埚端部的挂件(14)与炉体连接定位,合成容器的两端处为控温点;
②同时将两区域加热管式炉的低温区以50~60℃/h速度进行加热、高温区以30~40℃/h的速度进行加热,当低温区加热至300℃≤T<445℃时在该温度保温,当高温区加热至720~800℃时保温至少16h,再以8~12℃/h的速度加热至950~960℃保温至少24h,高温区保温结束后,将低温区和高温区同时进行匀速加热,在8~9h使低温区的温度升高至1060~1100℃、高温区的温度升高至1020~1060℃并在所述温度保温至少20h,然后保持低温区的温度在1060~1100℃,使高温区在960与1040℃之间至少三次温度振荡;
③温度振荡结束后,将两区域加热管式炉的倾斜角α减小到10~15°,然后将低温区和高温区以20~25℃/h的速度分别降温至600~680℃和550~640℃,再将低温区和高温区在2~4h内冷却至室温即得到四元硫锂化合物多晶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549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