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减振附着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4917.8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国;路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62 | 分类号: | B64G1/6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行星 探测器 着陆 附着 机构 | ||
1.一种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减振附着机构,包括安装于主探测器上的适配器及位于该适配器内部的小卫星,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桶状结构,开口端设有舱门(4),该舱门(4)的一侧通过平铰链(5)与所述适配器(1)的开口端铰接,所述舱门(4)的另一侧在小卫星(2)被释放前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平铰链(5)在小卫星(2)被释放时为舱门(4)提供转动的支点和缓冲作用;所述小卫星(2)的外表面上安装有缓冲附着机构(3),该小卫星(2)与适配器(1)封闭端的底板内表面之间设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适配器(1)封闭端的底板内表面上,另一端与所述小卫星(2)或小卫星(2)外侧表面安装的缓冲附着机构(3)抵接,并由被释放前的所述小卫星(2)压紧呈压缩状态,所述弹簧(6)在小卫星(2)被释放时由压缩状态复位,弹簧(6)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卫星(2)的动能,为小卫星(2)提供沿小卫星(2)轴线方向的释放初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减振附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附着机构(3)包括黏附垫及蜂窝板,在长方体形状的小卫星(2)的六个外侧表面上均固接有蜂窝板,并在每个所述蜂窝板的外表面上安装所述黏附垫;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小卫星(2)底部外侧表面上安装的黏附垫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减振附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附着机构(3)为泡沫铝板,即长方体形状的小卫星(2)的六个外侧表面上均安装有泡沫铝板,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与小卫星(2)底部外侧表面上安装的泡沫铝板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减振附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附着机构(3)为针刺附着机构(8),在长方体形状的小卫星(2)的六个外侧表面上均设有针刺附着机构(8),该针刺附着机构(8)包括泡沫缓冲球(801)、支撑杆(802)及底部连接板(803),所述底部连接板(803)安装于小卫星(2)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支撑杆(802)的一端与该底部连接板(803)相连,另一端设有所述泡沫缓冲球(8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行星探测器着陆减振附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适配器(1)封闭端的底板内表面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9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