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4389.6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湘杰;彭菲;钱娜;范飞;龚事引;褚衍廷;李倩;李双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J15/43 | 分类号: | F16J15/43;F16J15/45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磁源 迷宫 流体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轴、外壳、左轴承、左隔磁环、左极靴、中间极靴、右轴承、右隔磁环、右极靴、永磁体,所述左极靴、中间极靴、右极靴按顺序安装在轴上,所述左极靴与右极靴的径向方向上设有极齿;所述中间极靴的径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上均设有极齿;所述轴上安装有内极靴;所述内极靴安装于左极靴、中间极靴、右极靴之间;所述内极靴与左极靴、右极靴上的极齿形成轴向密封间隙;所述内极靴与中间极靴上的极齿同时组成轴向密封间隙与径向密封间隙;各密封间隙内注入磁流体。本发明大大减少了在密封失效时磁性流体的损失,提高了大间隙条件下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和密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磁流体密封是利用永磁体在密封间隙内产生磁场力将磁流体牢牢固定在密封间隙内,抵抗两侧的压差,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当磁性流体密封技术应用在大直径、高速及重载密封环境中,密封间隙内的磁性流体往往因为密封间隙过大引起磁性流体的泄露而失效,因此需要提高大间隙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性能。提高大间隙下磁性流体密封耐压性能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改进磁性流体密封结构,中国专利CN207634699中提出一种径向发散型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但是该结构的径向迷宫结构的布置依赖于阶梯轴形式的轴,适用的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轴、外壳、左轴承、左隔磁环、左极靴、中间极靴、右轴承、右隔磁环、右极靴、永磁体,所述左极靴、中间极靴、右极靴按顺序安装在轴上,所述左极靴与右极靴的径向方向上设有极齿;所述中间极靴的径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上均设有极齿;所述轴上安装有内极靴;所述内极靴安装于左极靴、中间极靴、右极靴之间;所述内极靴与左极靴、右极靴上的极齿形成轴向密封间隙;所述内极靴与中间极靴上的极齿同时组成轴向密封间隙与径向密封间隙;各密封间隙内注入磁流体。
进一步地,所述内极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密封圈安装在左极靴外圆面的凹槽内;所述右密封圈安装在右极靴外圆面的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左极靴、右极靴上的极齿数量分别为2-8个。
优选地,所述中间极靴上的轴向极齿数量为1-6个,径向极齿数量为2-8个。
优选地,所述每个极齿与极靴形成的径向密封间隙与轴向密封间隙的大小为0.05-3mm。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的数量为2-5个。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为轴向充磁型。
本发明采用迷宫式极靴结构设计,在左极靴与右极靴的径向方向、中间极靴的径向方向与轴向方向上设计极齿,并加设内极靴,使左、右极靴与内极靴形成轴向密封间隙,中间极靴与内极靴同时形成轴向与径向密封间隙,在以上间隙内注入磁流体,构成一种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无需依赖阶梯轴的结构即可进行迷宫密封设计,同样实现了迷宫密封与磁流体密封的结合,大大减少了在密封失效时磁性流体的损失提高了大间隙条件下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和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磁源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