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联型套筒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84351.9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钱娜;周湘杰;陈真;曹伟;陈远蓉;郭金龙;龚事引;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J15/43 | 分类号: | F16J15/4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千寻;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联型 套筒 流体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联型套筒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轴、外壳、左轴承、左隔磁环、右隔磁环、右轴承、端盖、右极靴、右密封圈、左密封圈、左极靴,所述轴上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置于左极靴、右极靴之间;所述套筒两侧的轴向上开有凹槽;所述左极靴和右极靴与套筒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凹槽;所述每个凹槽内嵌有永磁体;本发明使用套筒装置结构设计,减少了磁流体密封磁回路长度,提高密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大大减少了在密封失效时磁流体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大间隙条件下磁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和密封可靠性,因此克服了现有密封装置无法实现高速重载等特殊工况高密封性能要求的难题,扩大了其安全工作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联型套筒式磁流体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磁性液体因其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性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磁性液体密封技术是一种利用磁性液体对外加磁场的响应特性从而将其牢牢固定在密封间隙内,形成类似“O”型密封圈以抵抗其两侧压差的密封技术。然而,在高速轴或轴径大于500mm的低速转轴如船舶主轴等要求大的密封间隙条件下,磁流体的密封性能会比较差,因此研究提高大间隙条件下磁性液体的耐压性能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大间隙下磁性流体密封耐压性能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改进磁性流体密封结构,中国专利CN207634699中提出一种径向发散型迷宫式磁流体密封装置,但是该结构能提供的磁场强度在重载高压情况下较难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混联型套筒式磁流体密封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联型套筒式磁流体密封装置,包括轴、外壳、左轴承、左隔磁环、右隔磁环、右轴承、端盖、右极靴、右密封圈、左密封圈、左极靴,所述轴上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置于左极靴、右极靴之间;所述套筒两侧的轴向上开有凹槽;所述左极靴和右极靴与套筒相对的一侧上设有凹槽;所述每个凹槽内嵌有永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左极靴、右极靴、套筒上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外侧安装有中间永磁体;所述中间永磁体布置在左、右极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外侧安装有中间永磁体;所述中间永磁体布置在左、右极靴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永磁体为轴向充磁型永磁体。
进一步地,套筒上的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与左、右极靴上的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与套筒,左、右极靴上的永磁体的磁力线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极靴的内圆面设有轴向极齿;所述极齿与轴形成的径向密封间隙的大小为0.05-3mm;所述轴向密封间隙内注有磁流体。
本发明使用套筒装置结构设计,将套筒和极靴轴向开槽,使轴向充磁的永磁体嵌入凹槽内,套筒的凹槽内放入多个永磁体,减少了磁流体密封磁回路长度,提高密封间隙内的磁场强度,大大减少了在密封失效时磁流体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大间隙条件下磁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和密封可靠性,因此克服了现有密封装置无法实现高速重载等特殊工况高密封性能要求的难题,扩大了其安全工作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联型套筒式磁流体密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