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84013.5 申请日: 2019-12-13
公开(公告)号: CN111035771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1
发明(设计)人: 严飞;刘红梅;王宇;郑海荣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A61K49/22 分类号: A61K49/22
代理公司: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代理人: 黄志云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超声 造影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能够自主合成伪空胞的浮游微生物,进行传代培养,富集所述浮游微生物;将富集的所述浮游微生物置于培养基中,静置处理,收集浮在所述培养基上层的浮游微生物;在所述浮游微生物中加入裂解液,混匀处理后,进行第一次离心处理,收集含有所述浮游微生物和乳白色伪空胞的上层混合液;在所述上层混合液中加入1~2倍体积的裂解液,混匀处理后进行第二次离心处理,裂解目标浮游微生物,并收集上层乳白色的伪空胞,对剩余的溶液重复裂解液裂解‑离心处理的操作,直至上层漂浮物全部为乳白色伪空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超声造影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超声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造影技术是当今医学影像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是通过静脉或皮下注射超生微泡造影剂(超声微泡造影剂颗粒直径小于红细胞),增强组织器官显像,达到提高超声诊断与鉴别疾病的目的。超声造影由于拥有无放射性辐射、操作简单方便、实时显像等优势,极具发展潜力。而超声造影剂是超声造影的发展基础与关键,随着超声造影剂的不断改进与革新,超声分子影像学也应运而生,利用超声微泡造影剂,可对体内组织器官围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成像,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递送系统的研发,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生物纳米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超声成像在肿瘤诊断及治疗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和生物纳米技术的结合使超声造影剂从微米级进入纳米级。目前临床常规使用的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又名注射用六氟化硫微泡,是有包膜包裹六氟化硫气体的微米级气泡,微泡平均直径2-4μm,能够自由通过肺循环,但毛细血管内皮间隙约为380-780nm,微泡并不能透过血管内皮,故只能在血管内进行血池成像,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与微米级超声造影剂相比,纳米级超声造影剂粒径更小,能够穿透血管内皮,若被靶向配体修饰则可在血管外特定的靶区聚集。肿瘤是超声造影的主要适应症,通常肿瘤新生血管结构不完善,基膜不完整,管壁薄且缺乏平滑肌层,血管通透性较正常血管明显升高,且肿瘤周围的淋巴循环不良,因此纳米级超声造影剂能通过EPR效应(Enhanced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在肿瘤组织内积聚较长时间。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微血管管壁的最大孔径为380-780nm。因此,基于新型纳米级超声造影剂分子量小、穿透力强等优势,有可能克服常规超声造影剂的弊端,实现肿瘤的血管外显影。

现阶段研究较多的纳米级超声颗粒主要包括声学脂质体、氟碳纳米液滴、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等。其中声学脂质体主要是通过对脂质体进行冻干处理,气体成分依靠大气压渗透获得;氟碳纳米液滴是通过纳米颗粒内部包裹可液气相变的液态氟碳材料,常温状态下氟碳材料为液态,颗粒为微纳米尺寸,通过激光或高强度超声等外部刺激后内部包裹的氟碳由液态转变为气态从而达到在超声下成像的目的。上述这些纳米颗粒在许多文献中都有报导,表现出超声成像和其他治疗性应用的潜力。但实践中不难发现,这些材料的制备过程繁琐,且制作过程中使用氯仿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生物安全性差。此外,声学脂质体由于其内部气体含量不一,且体内稳定性差易于泄漏,导致成像效果不佳;氟碳纳米液滴可有的超声成像性能,但其成像需要高强度超声的刺激使其相变转化为微泡,并不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成像。更重要的是,上述纳米颗粒都为化学方法合成,均存在粒径不均一,稳定性差、容易破裂、难以长期保存,细胞毒副作用大,制备工序复杂等问题。因此,我们仍需寻找一种声学响应性优良、稳定性佳、生物安全性高且制备工艺简便的纳米超声造影剂作为造影介质,同时达到超声成像图质量的最优化和生物安全性的最大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4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