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1283582.8 | 申请日: | 2019-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9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小兵;林金填;李超;卢淑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木燕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教室 照明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照明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检测用户进入教室、用户离开教室、教室内的用户与检测模块的距离、教室的光照强度和教室中每个座位的桌面照度;控制模块根据检测模块检测结果判断教室中用户的总人数和用户的位置分布,并根据教室内用户的总人数、教室内用户的位置分布、教室的光照强度和教室内每个座位的桌面照度,对教室内的灯具的亮度和工作状态进行控制。能够提高教室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能够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能够将光照调整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最适宜室内环境的强度,达到保护使用者眼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照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日益重视,各类大、中专院校不断扩招,教室不断扩建,使得教室照明成为校园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复杂的教室环境中,照明控制首先要考虑正常环境下的室内光照调节。实际教室的使用中,经常存在室内光照足够时,灯具不能够合理及时关灭的现象,同时还存在着使用人员离开教室后灯具未能及时关灭的现象,同时,室内人员的分布对照明系统也有极大的影响,人员的区域性的集中分布或者是个体性的分散分布,造成教室的灯具全开或灯具常开,这些现象都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不符合节能环保的需求。
另一方面,还存在教室中自然光照度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时,灯具不能及时打开的现象,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以及,在复杂的教室环境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人工调节照明强度,严重浪费了教学时间。
因此,现有的教室照明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教室照明控制系统,能够提高教室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能够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能够将光照调整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最适宜室内环境的强度,达到保护使用者眼睛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进入教室、用户离开所述教室、教室内的用户与检测模块的距离、教室的光照强度和教室中每个座位的桌面照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用户进入教室和用户离开所述教室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教室中用户的总人数,根据教室内的用户与检测模块的距离、预设教室座位图和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预设座位图中每个座位的位置关系,判断所述教室内用户的位置分布;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教室内用户的总人数、所述教室内用户的位置分布、所述教室的光照强度和所述教室内每个座位的桌面照度,对所述教室内的灯具的亮度和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用户进入教室、用户离开所述教室、教室内的用户与检测模块的距离、教室的光照强度和教室中每个座位的桌面照度;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用户进入教室和用户离开所述教室的检测结果判断所述教室中用户的总人数,根据教室内的用户与检测模块的距离、预设教室座位图和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预设座位图中每个座位的位置关系,判断所述教室内用户的位置分布;控制模块还根据所述教室内用户的总人数、所述教室内用户的位置分布、所述教室的光照强度和所述教室内每个座位的桌面照度,对所述教室内的灯具的亮度和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教室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能够节约能源,另一方面能够将光照调整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最适宜室内环境的强度,达到保护使用者眼睛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83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